——访市住建局党委委员、市住房办主任王继宁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俗话说‘安居乐业’、‘有恒产者有恒心’,这说明只有解决了市民的住房问题,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会稳定。”5月14日,在第十一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市住建局党委委员、市住房办主任王继宁。
“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实现‘住有所居’民生目标的重要举措,更是‘打造民生城建,构建和谐城乡’的重要一环。”王继宁说,今年是我市实施全域城镇化三年行动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市住房保障工作深入推进的一年,表现为“总量规模大、建设项目多,租售任务重,时间进度紧”几个特点。
对这几个特点,王继宁进行了解读,他说,“总量规模大”是指我市今年,包括目前跨年度在建的保障性住房总量达到4008套,其中经济适用住房1441套,廉租住房50套,公共租赁住房2517套;“建设项目多”体现在我市今年保障性住房既有集中建设的项目,比如安康花园项目,也有商品房配建项目,比如大同天下项目;“租售任务重”是指今年计划实施两个批次的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还将试点公共租赁住房配租,一年中实施三次保障性住房配租,可以看出,市委市政府把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放在了重要议事日程;“时间进度紧”是指今年我市必须按照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要求,竣工交付部分在建项目。“尽管目前存在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一定会努力克服,确保如期完成各项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让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王继宁说。
“保障性住房的准入分配环节至关重要,保障房是不是有生命力,关键是公平、公正、公开。”王继宁说,在申请过程中,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以及将来的公租房,都会实行“三级审核两级公示”的办法。同时,还建立了“纵横”两个工作机制,即直接面向广大中低收入居民家庭受理住房保障申请的“市街居三级联动”纵向服务机制;建设、民政、公安、税务、工商、金融等相关职能部门对申请家庭的经济、住房状况进行联动审核的横向协作机制。
“保障性住房最后的核查结果将通过报纸、网站进行公示,用这种方式来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效果非常好。”王继宁说,有些人被查出后便退出申请,就算被分到保障房,如果核查发现或群众举报有问题,也会让其退出。在经济适用住房配售方面,将采取电脑摇号的方式;在廉租住房配租方面,将采取计分排序的办法,这些程序都确保了分配环节的公开、公正,做到了阳光操作、过程透明、规范有序、取信于民。
“当然,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机制还有不足之处,仍在不断完善之中,希望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议,共同促进住房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王继宁说。
“实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的住房保障,不仅能够建立面向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而且还能调整优化房地产业结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让市民真正得到实惠。”王继宁表示,住房办作为第十一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的协办单位,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办好此次房展会,积极宣传住房保障的政策和成效,帮助更多低收入居民家庭实现“住有所居”的安居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