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水合作”;3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通过开展“水日”和“水周”宣传,旨在增强全社会的水法律意识,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节约保护好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依法治水管水的重要性。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依法治水管水用水,围绕保障防洪、供水和生态用水安全,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水利投资大幅度增长,完成多层次投资3.29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1.39亿元,相继实施了10余项重点民生水利工程,扩大改善灌溉面积7.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平方公里,投资数额、工程规模及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创历史新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水务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对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站在资源战略的高度,坚持“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各项水法规,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二、突出重点,依法治水,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一)加大水法规宣教力度,制订完善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健全水利综合执法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和装备建设,强化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收足用好各项费用,抓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二)全力抓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集中供水工程,到“十二五”末,扩大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面积20万亩,城市化集中供水人口达到158.6万人。今年,投资3.68亿元,着力实施城漷河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三)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严格执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取水排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四)以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动力,重点推进现代水网及河库水系生态建设;坚持水量与水质并重,加强污水排放管理,推进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三、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建立完善水利良性发展机制。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项目、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的同时,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水利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加快建立水利投入增长机制。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建立管理运行长效机制。研究落实源头规范水利建设领域的治本之策,强化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管,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做好农村水利改革,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落实水利工程的产权主体和管护责任,加快农民用水及农村水利合作组织建设,推进全市水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依法治水管水推进水务事业发展
时间:2013-03-22
来源: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