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讯(通讯员 胡宝娟 李建国) 隆冬时节,寒风飒飒,在龙泉的土地上,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美铭广场100多平方米的LED大屏幕,一部“美丽龙泉”的建设纪实片正在上演,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坚持科学转调、推动产业升级的龙泉街道,正迸发出无限活力,展示着绰约风姿。
今年以来,龙泉街道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健全完善“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长效推进机制,立足优势,突出重点,创优环境,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经济转调发展高潮迭起。预计2012年,该街道GDP实现48.3亿元,同比增长18%;财政总收入完成3.25亿元,增长46.2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63亿元,同比增长60.19%;项目建设投资完成30.2亿元。
立足本土优势引“活水”。按照市委、市政府“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要求,龙泉街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围绕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打造“中心商务区、高端服务区、旅游休闲区、文体集聚区、高档住宅区、机床孵化区”六大品牌为目标,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以“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及沿海发达地区为重点,以定产业、定产品为龙头,通过定点招商、登门招商和专业招商等方式,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低碳环保型的大项目、好项目。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5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进出口2700万美元,占任务的102%,总量居全市第一;完成入园项目1个,全年规划实施各类项目104个,总投资314.8亿元。目前,在建项目43个,其中过亿元项目24个,过千万元项目9个。项目的勃勃生机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增长后劲。
发挥集群效应推“聚变”。现代经济的发展成果显示,产业集群发展能够催生出巨大的经济发展张力。龙泉街道充分认识到集聚经济所带来的效应,迅速理清工业、服务业发展思路,以做大机械机床、汽车轮胎、新型建材、食品医药、工艺礼品、童车童床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为抓手,着力打造亿诺轮胎、华海集团两大“十亿板块”和万宝童车、海风冠都等23个“亿元群体”;以五星级状元府大酒店、四星级金荷花大厦、美铭广场等20余个过亿元服务业项目为龙头,进一步带动服务业集群建设;以承办第五届省花博会为契机,投资3900万元升级改造了董村花卉大世界5.3万平方米的场馆,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预计全年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实现51.5亿元、5.5亿元、3.7亿元,同比增长18.9%、18.5%、18.3%;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8.5亿元,占到GDP总量的59%;花博会期间接待游客近30万人,达成交易意向2.2亿元,现场交易额突破5000万元,签约生态农业项目6000万元,董村花卉大世界被省林业厅命名为“鲁南花卉交易中心”。三项产业统筹协调发展,层次不断优化,为经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软实力”体现“硬道理”。在龙泉人看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更是一项不折不扣、永不完工的“大项目”。从项目的招引、落地到成长、壮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贯彻始终,为项目投资方投资兴业提供有力保障,真情实意,真帮实包。积极配合实施了辖区内永昌东路打通、荆河东路修建等54个重点城建项目,狠抓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城市大绿化工作,投资30余万元,增设垃圾斗35个,垃圾池15处,增配居级保洁员78人;投资40余万元完成垃圾清运;投资50余万元聘请了专业保洁公司;总投资3000余万元,高标准实施了城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了8条道路立面改造任务;投资2100余万元,完成了京台高速两侧10公里绿化补植、龙泉路3000余棵行道树更换以及和谐康城、状元府、苹果花园等区域3万平方米的节点绿化。城市环境的改善,为宜商东城带来了盎然生机。
谋而进取,进而致远。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龙泉街道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持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夯实执政基础,通过抓党员、带队伍,将党建优势转化为项目核心竞争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在发展中体现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锋作用。长风破浪舵手稳,灯塔岿然航向明。脚踏实地的龙泉街道,转型跨越之路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开阔。
龙泉街道科学转型积蓄发展潜力
时间:2012-12-26
来源:滕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