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科伴童行”志愿服务队走进界河镇新兴社区开展了以“科学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科普课堂,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激发了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榫卯结构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在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王佳怡通过科普讲座、讲解榫卯原理和科学知识问答等一系列趣味活动,把科学知识带给乡村儿童,点亮了他们的科学梦想。同时,志愿者还给孩子们讲解了工匠鲁班发明创造的一些实用工具的设计原理,带着孩子们拼装鲁班锁,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在科学制作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们用问答的方式讲解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指导青少年们完成科学模型的拼装制作,通过拼装、电池连接、组装小电机让他们的模型动了起来。另外,大学生志愿者们还给青少年演示了“摩天轮”“滚摆”“机器虫”等模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科学种子。
“此次活动旨在继承发扬雷锋精神,提高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乡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助力乡村儿童快乐成长。”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科伴童行”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刘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