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滕州 > 风俗人情

滕州民俗--服饰

时间:2022-11-17 来源:

一  服  装  民国初年,男人着大襟长圆领褂子,穿直裆宽脚裤子。老人习惯束外腰,扎裤腿。女子装束为掩膝大襟褂子,衣服边口镶花边,直裆肥裤子,扎高腿。衣料多用土布,以青、蓝、白色为主。女子及儿童衣着色彩稍多,常见的有红、绿、印花、雪青、玉白、蓝色。
  30年代后,男装一般改为对襟,时兴短褂、小棉袄、撤腿裤。女衣渐短,以掩臀部为宜,亦撇裤褪。机织棉布出现后,居民成衣仍以土布为主。  50年代初,男装留明兜、缀扭扣。衣料渐以机织棉为主,颜色增多。60年代中期,青年以中山式、国防式、学生式服装为入时。女子对襟上衣已普遍流行,裤子以适体为度。老人上衣亦兴对襟,除冬季,多撇裤褪。
  “文化大革命”初,时尚草绿军装;中期,风行银灰色服装;后期,时兴灰色茄克装、蓝色工装;浅彩色上衣开始出现。老人服装样式色调依旧。土布绝迹,以化纤衣料为上。
  80年代,青年服饰多变,女子尤甚。初,紧身上衣和喇叭裤风靡一时,继之,西装和牛仔装先后流行。女装,由朴素转为艳丽又趋于素雅,夏装衣料以柔、滑、轻、薄、透为上。裙子渐短,西式女短裤已出现于城镇街头。春、秋,以马夹、线衣为入时,冬季以羽绒服、滑雪衫为时髦。大众服装,以中山、国防、学生、茄克式为主,色调以蓝、青、灰、白、草绿为主。

二 头  饰发型
  民国初,男子仍以蓄发为美,后来,多剃光头。男童留?毛,女童则留马蹄盖扎小辫,少年光头,少女扎大辫,嫁女盘圆髻于后,网发、开脸,老翁光头留须。老妇绾疙瘩鸠子。新中国建立后,男青年留平头、分头、女子剪短发,少女或短发或扎辫子。1960年,烫发出现,风靡城镇数年。“文化大革命”初,烫发、网发、大辫均减少,老妇、少妇皆剪发,少女只扎羊角辫、“刷帚”把子。后期,农村中老年妇女仍蓄发网头。嫁女,或留辫子或剪发,婚否无别。
  1976年以后,男童留平头,女童梳娃娃头,男青年蓄长发留鬓角女青年烫发,初兴,诽声四起,久之,终为人们所喜爱。一般男的仍喜欢平头或分头发型,妇女仍以剪发为主。

佩饰
  儿童传统配饰有七家锁、长命锁、古钱、百家绳、玉佩、核桃饰物等。还有立春的吃豆鸡,端午的香荷包、五毒兜肚、长命绳等。一般女童常饰耳环(或耳坠)、手镯、香荷包、红头绳,少女常戴发卡、戒指。嫁女梳网子头、佩插簪。少妇戴帽勒子、饰玉斑、玛瑙、带银链。中年妇女常饰耳环、戒指、手镯。男子婚后常饰绣花布腰带,佩青布香囊。老翁有戒指、斑指、玉块、玉牌等。
  新中国建立后,佩饰多变,以青年人最为显著。50年代,青年人以挂钢笔、佩匙链、携书本为入时,女孩多着彩色铁皮发卡,女学生常携勾织的网兜、书包、提包、辫绡束系花手绢。60年代,彩色塑料和皮革提包、尼龙网兜出现,男女老少多携持为饰。“文化大革命”间,纪念章、语录牌、记录本、红袖章和其他小件军用品盛行。70年代末,城乡手表热兴起,继以配戴有色眼镜为时尚,竞相习效。民间旅游活动兴起后,太阳镜之热炽盛。城镇青年妇女以随身提携彩色小包为入时,袖珍收音机受青年人青睐不久,便携式收音机普及。1982年以后,传统的小金银首饰复兴,女子为之着迷。男青年以随身携高级香烟和气体火机为饰,城镇青年则以“傻瓜”照相机为饰,风行于今。
三  鞋帽巾帽
  民国年间,男子戴青色硬壳帽垫(儿)、礼帽。冬日,有毡帽、线帽,多为青色、古铜色。一般女子戴花帽勒或摩护,老妇以青布方巾包斗。
  新中国成立初期,仍以戴帽垫(儿)、线帽、毡帽者居多。城镇人们多戴解放帽、八角帽,以蓝、青、灰、黄为主。妇女多系围巾。冬季以火车头帽为时髦,有檐护耳布料棉帽为多。
  60年代,男子多戴蓝色解放帽。老年妇女戴青色平绒帽。家庭手工制作的传统儿童花帽日渐稀少,常见的有机工缝制的老头帽、带檐彩色八角帽、彩色兔帽等。
  “文化大革命”间,时兴黄色解放帽,妇女多围针织方巾,男童多戴灰色八角帽、八路帽,女童则是针织彩色包头帽。棕、灰色长围巾在农村流行。
  1976年后,男青年多戴黄色的确凉军帽和蓝色解放帽。女青年以彩色长围巾为时髦,农村妇女,仍饰深色围巾。城镇中老年男女,多用棕色或灰色、青色毛线围巾或戴线帽。幼儿花帽品种增多,制作也愈加精细,家庭手工制作的童帽很少。
  80年代初,纱巾风行城镇。尔后,青年女子又以针织花帽为时髦饰物。鸭舌帽备受男子注目,城镇老少及工作人员多戴此帽。

鞋袜
  民国初年,鞋袜一般全由家庭手工制作。儿童穿猫头鞋虎头靴或猪头鞋。男于多穿单脸或双脸布鞋,前后缀皮。乡村农民喜好铲鞋。雨雪天,人们常缚高跟木屐。妇女因缠足,多穿尖头布鞋。少女鞋脸绣花,新娘鞋面上还缀以彩色绒球为饰。男袜为白色,女袜为浅灰或玉白色。30年代,城镇制鞋作坊兴盛,橡胶底、皮革底布鞋等样式增多。棉纱针织袜出现,人们常缀布底。
  50年代,橡胶底帆布鞋和注塑底布鞋盛行。农民穿鞋多为家庭手工制作。男子多着粗纱高筒袜,妇女多穿细纱针织袜。橡胶雨鞋日渐普及。
  60年代,青年以穿田径鞋为俏,多配以细纱白袜。绣花鞋已于平原乡村消失,农村姑娘多穿蓝、青色方口带绊布鞋。注塑凉鞋渐为人民接受,以黑色、棕色为主。农村劳力喜好黄色解放鞋。   
   70年代,弹力尼龙袜出现,其中尼龙底棉纱针织袜最受欢迎、泡沫塑料拖鞋取代传统的木屐,雨靴始销农村。70年代末,青年学生喜着回力鞋,城镇男青年,则以穿尖头三接皮鞋为时髦。
  80年代,青年人多着尖头高根、半高根皮鞋。城镇—些中老年人多择低根圆头皮鞋。旅游鞋问市,深受欢迎,风行至今。

分享到: 
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