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5条 用时0.012秒
受现场教育。滕州市纪委监委将阵地建设作为深化家风教育的重要一环,打造家风家训传承馆,展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孔子、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的传世家训,以及滕州历史上的乡贤名宦张守蒙、清官廉吏王东槐等的家风家训。同时,积极拓展宣传教育阵地,推动职能部门、镇街等依托文化......
发布时间:2025.09.12
在我的心里响起。一块浴缸大小的空地,至于这么思前想后、磨磨叽叽吗?“既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犹疑不定,进退两难,为的是何情?”《空城计》里诸葛亮,不就是这么批评司马懿的吗?小院里春色满园的梦想,不正是我所期待的吗?怎么梦想即将变成现实的时候,心里反而有点空落落的呢?是因为没了“留白......
发布时间:2025.08.19
不随便、不敷衍,二字彰显出对规矩的恪守,体现着严谨自律的态度。在历史长河中,那些闪耀的名字往往与一丝不苟的精神紧密相连。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事必躬亲。《三国志》记载他“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甚至“罚二十以上皆亲览”。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时,对零件的尺寸严格把关。即便临终前,仍坚......
发布时间:2025.05.14
族复兴伟业,必须始终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增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自觉拜群众为师,把群众中成千上万个“诸葛亮”的智慧集聚起来,找到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难点堵点问题的思路办法。完善群众参与决策机制,深入调查研究,真诚倾听群众诉求、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
发布时间:2025.03.31
良好的办事效果。如果不晓事,头脑简单、内心糊涂,就可能分辨不清方向,徒费其力,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欲要明事,当登高望远,追求高明。先贤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人敬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审时度势,站得高、看得远。他在“隆中对”中判定“三分天下”,可谓洞察形势、深通事理。正是明字当头,见......
发布时间:2025.03.28
不治腐败等问题。督促“一把手”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直面问题、敢抓敢管,坚决防止事前当“老好人”、事后当“诸葛亮”。切实督促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坚持管行业管业务必须强监管,坚决纠治监管缺失缺位、管党治党乏力问题,防止以纪委监督代替部门监管。对监管责......
发布时间:2025.03.03
不仅体现了顾恺之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见解,也为当下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工作中,善画“眼睛”,就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历史上,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关键一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诸葛亮出兵祁山,进攻曹魏,司马懿奉命迎战。其间,司马懿抓住了主要矛盾,坚守本谋,知道蜀军远道而来,粮......
发布时间:2025.02.17
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给子女的遗言......
发布时间:2025.02.05
在。古人对于“不妄用”的追求和境界,一言以蔽之,“一钱之费,宜重宜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他却能“不改其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朱子家训》倡导从日常生活入手,“自奉必须俭约,宴客......
发布时间:2024.12.18
小时案件线索抓取。科室联合,飞巡研判。为进一步探索依法办理非现场执法案件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市应急管理局多次组织各执法科室和局聘律师召开“诸葛亮会”,汇聚“金点子”“好创意”,通过总结提炼,进一步优化非现场执法工作内容,梳理适用场景,完善细化取证、认定、审核、送达、处罚等办案流程,......
发布时间:202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