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3条 用时0.014秒
不随便、不敷衍,二字彰显出对规矩的恪守,体现着严谨自律的态度。在历史长河中,那些闪耀的名字往往与一丝不苟的精神紧密相连。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事必躬亲。《三国志》记载他“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甚至“罚二十以上皆亲览”。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时,对零件的尺寸严格把关。即便临终前,仍坚......
发布时间:2025.05.14
族复兴伟业,必须始终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增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自觉拜群众为师,把群众中成千上万个“诸葛亮”的智慧集聚起来,找到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难点堵点问题的思路办法。完善群众参与决策机制,深入调查研究,真诚倾听群众诉求、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
发布时间:2025.03.31
良好的办事效果。如果不晓事,头脑简单、内心糊涂,就可能分辨不清方向,徒费其力,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欲要明事,当登高望远,追求高明。先贤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人敬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审时度势,站得高、看得远。他在“隆中对”中判定“三分天下”,可谓洞察形势、深通事理。正是明字当头,见......
发布时间:2025.03.28
不治腐败等问题。督促“一把手”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直面问题、敢抓敢管,坚决防止事前当“老好人”、事后当“诸葛亮”。切实督促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坚持管行业管业务必须强监管,坚决纠治监管缺失缺位、管党治党乏力问题,防止以纪委监督代替部门监管。对监管责......
发布时间:2025.03.03
不仅体现了顾恺之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见解,也为当下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工作中,善画“眼睛”,就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历史上,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关键一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诸葛亮出兵祁山,进攻曹魏,司马懿奉命迎战。其间,司马懿抓住了主要矛盾,坚守本谋,知道蜀军远道而来,粮......
发布时间:2025.02.17
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给子女的遗言......
发布时间:2025.02.05
在。古人对于“不妄用”的追求和境界,一言以蔽之,“一钱之费,宜重宜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他却能“不改其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朱子家训》倡导从日常生活入手,“自奉必须俭约,宴客......
发布时间:2024.12.18
小时案件线索抓取。科室联合,飞巡研判。为进一步探索依法办理非现场执法案件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市应急管理局多次组织各执法科室和局聘律师召开“诸葛亮会”,汇聚“金点子”“好创意”,通过总结提炼,进一步优化非现场执法工作内容,梳理适用场景,完善细化取证、认定、审核、送达、处罚等办案流程,......
发布时间:2024.07.18
机关干部来到滕州家风家训传承馆,深入了解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习近平等共产党人的家风,周文王的“民为上 守中道”、孔子的“学诗礼 以立身”、诸葛亮的“淡名利 志高远”等古圣先贤的家训,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家训智慧以及对后世的传承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滕州善文化传承馆,通过对善源厅、......
发布时间:2024.05.29
之不齐,物之情也。”天下万物没有完全一样的,这是客观存在。同理,人也各有特点、各有短长。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借助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诸葛亮曾广泛研习《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不拘于一家之言,博采众长加以贯通,隆中十年取得了“逸群之才,英霸之器”的卓越学识。正所谓“非......
发布时间:202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