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9条 用时0.015秒
序渐进步步为营,分别对道、德、仁、义、礼所能达到的不同层次给予了不同的定义:如果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五者缺一不可。贤人君子,则是懂得世事的盛衰规律、通晓万物的成败数理、审时度势明了去留之道的人。真正的才俊,是德行怀抱远志、信念与众不同、正义得众认同、才智启迪古人、明智照亮下一代的......
发布时间:2025.01.06
实,加以严厉批判,坚持了史家的立场。当然,如果仅仅凭借实录的精神,《晋纪总论》还不足以为历代史家所推崇。《晋纪总论》的价值更在于干宝对人事盛衰的关切,对治世之道的思考。自《春秋》以来,直至司马迁《史记》,史家都在关注“天人之际”,思考天道与人事的关系。干宝也不例外,我们看到他在讨......
发布时间:2024.06.25
的一贯立场和态度,体现了对坚持正确历史观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深刻认识。注重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不仅记述了前人得与失、成与败的经验教训,而且还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国家......
发布时间:2024.01.03
过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党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的十九大党章强调“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
发布时间:2021.08.04
值,又孕育出统一、和谐、责任、奉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等为导向的价值观体系。 家国情怀的代代传承由家风家教开始 记者:中国历史王朝盛衰更迭不断,家国情怀何以成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价值理念?普通百姓是如何传承家国情怀的? 王学斌: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文化和这片土地深刻的眷恋......
发布时间:2020.09.27
红木雕刻家具,古色古香,别具一格。据史料记载:从明代开始,红木雕刻工艺的名师好手,已云集宫廷,制作专供皇宫使用的红木雕刻家具。后因历代皇朝的盛衰,红木雕刻工艺逐渐流传到民间。 在我市,就有这样一位从事红木雕刻的手工艺人,他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崔新国。在崔新国的工作室里,摆放着......
发布时间:2018.07.25
”又严格规定:“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椅、牧粪、锄草,是极好之事。” 曾国藩的家规不可谓不多,但核心在一个词:气象。他说:“凡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 所谓气象,在古人看来是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也是指人的气度、气派。在曾国藩看来,气象分两......
发布时间:2017.12.26
书,长久以来打动着人心。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在他看来,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是个人呈现良知的必要功夫,而且关系着国家民族的盛衰安危。他给两个儿子梁培宽与梁培恕的家书中写道:“许多青年为个人出路发愁,一身私欲得不到满足,整天怨天尤人、骂世,这种人最无出路,最无办法。你......
发布时间:2017.04.07
实的问题。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数典忘祖,背叛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不可能赢得未来,反而可能重演历史的悲剧。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一个国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也融汇着一代代先辈创造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否定自己的历史,民族就无法安身立命。对历史应当多一份尊重、对文化要多一点思考,实事......
发布时间:2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