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彻世事人心 明朗做人之道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所著,民间视为奇书、天书。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全书只有六章,总共1360个字,却浓缩了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和历史经验。从唐尧、虞舜、夏禹、周文王、傅说、周公,到孔子、老子等圣人贤哲的思想都在这本书里有所体现。书上题有警句说:“不可将此书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否则必受祸害;但如果遇到合适人选却不传给他,也要遭受祸害。”从此这本书便在民间流传,很多能人志士因为此书而变得足智多谋,从而实现建功立业的梦想。
书中以道、德、仁、义、礼为核心,深入剖析了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为读者构建起一座理解人性与社会的思想殿堂。道,就是人们所追求的道路,让万物寻求其所以然;德,就是人们得到的品质,让万物各得其所需;仁,就是人们所关爱的品质,有慈悲心和同情心;义,就是人们所应当遵循的准则,奖善罚恶,以确立功绩。礼,是人应遵循的规范,以实现人际关系的秩序。
对此五者的实践程度不同,所达到的高度也不一样。作者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分别对道、德、仁、义、礼所能达到的不同层次给予了不同的定义:如果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五者缺一不可。贤人君子,则是懂得世事的盛衰规律、通晓万物的成败数理、审时度势明了去留之道的人。真正的才俊,是德行怀抱远志、信念与众不同、正义得众认同、才智启迪古人、明智照亮下一代的人。行为足以体现仪表端庄,智慧足够解决疑难问题,信念使人遵守承诺,廉洁使人公正分配财富的人是真正的豪杰。守住自己的职责不放弃,遵循正义不偏离,遇到指责不图轻易脱身,遇到利益诱惑不贪图私利,这样的人是真正的杰出之才,这一层似乎即为孟子定义的“大丈夫”之境。
综上,做人要做哪样的人?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了答案。当我们明确了这一目标,便可做出正确的选择,让生活过得风生水起。无论你的角色是商人、政客、学者还是父母,面对各种问题和危机时,这里的大智慧能让我们茅塞顿开,教我们如何从心所欲不逾矩。
荐书人:张成龙,滕州市政协委员、市新联会副会长、大成艺术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