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0条 用时0.015秒
发明“神火飞鸦”,以风筝载炸药,杀伤敌人。清代为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风筝制作工艺日趋精良,广泛用于娱乐和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明清以来,风筝在形制、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及放飞技巧等方面均有很大进步,并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地的风筝尤为出名......
发布时间:2025.03.28
收受贿赂。物以载道,器以藏礼。簠、簋是青铜礼器。《礼记·乐记》载:“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簠,在西周末期与春秋早期较为流行,其形制基本上呈长方体,棱角凸出,底平有足,上下对称,可以分开为两个器物。簋,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到了周代,簋与列鼎制度配合,成为象征身份地位的重......
发布时间:2024.09.30
细灯,教人观看。”“油钱每斤不过一百会”,据其语气,油价似乎不算太贵。但这也不是寒素之家可以轻松承担的,朱复之还要为无油读书而发愁。书灯的形制,据张商英《读书灯》云:“小笼疏四面,明纸罩孤灯。”刘克庄《书灯》云:“童子糊新就,笼纱碧色深。”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列举书灯样式:“有古......
发布时间:2024.06.06
储更方便。尹湾汉简出土的竹书《列女传》《六甲阴阳》等,都称多少“卷”。所以,汉代出现“篇”“卷”并用的情况。“篇”着眼于内容,“卷”着眼于形制。 以往观点认为,汉代“篇”“卷”混用。如《尔雅》三卷二十篇;《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为五十七篇。但通过考察《汉志》以“卷”计量的书籍,......
发布时间:2023.09.18
羌笛是一种源于古羌人的民族民间乐器,传说是秦汉之际游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发明,故名羌笛,传入中原后,形制经过了改变。从南朝至唐宋的诗词中,经常能见到它的身影。羌笛既是唐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化符号。林庚在《诗的活力与诗的新原质》中说,......
发布时间:2023.09.01
古高昌国铁犁铧 随着张骞打开丝绸之路的通道,牛耕和耧播技术由中原向西传播,有力推动了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繁荣。 唐宋时期木犁形制 一牛挽犁 在政府的提倡下,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式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此后操作更为灵活方便的一牛挽犁牛耕法,也开始出现,且行用了......
发布时间:2021.02.26
古高昌国铁犁铧 随着张骞打开丝绸之路的通道,牛耕和耧播技术由中原向西传播,有力推动了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繁荣。 唐宋时期木犁形制 一牛挽犁 在政府的提倡下,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式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此后操作更为灵活方便的一牛挽犁牛耕法,也开始出现,且行用了......
发布时间:2021.02.22
行财务验收的报告滕文旅发〔2020〕32号 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薛城遗址位于滕州市南约18公里处,主要处于官桥、张汪两镇辖区内。它是我国目前城墙形制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先秦古城,周长10615米,总面积6.8平方公里。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城遗址一期保护工程为城墙......
发布时间:2020.06.11
壶的造型采用的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一端开有竖筒状的小口,上面置有覆莲瓣式的壶盖,壶顶有银链和弓形的壶柄相连,这种形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银壶的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出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 《仿·唐鸳鸯莲瓣纹金碗》:......
发布时间:2020.06.10
期保护工程的报告滕文旅发〔2020〕19号 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薛城遗址位于滕州市南约18公里处,主要处于官桥、张汪两镇辖区内。它是我国目前城墙形制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先秦古城,周长10615米,总面积6.8平方公里。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城遗址一期保护工程为城墙......
发布时间:20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