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4条 用时0.017秒
公正的社会环境。虽然中央八项规定施行之初,一些人会感到不适应,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享受特权、公款吃喝、公车私用、铺张浪费等行为损害的不仅是党的形象,更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对于那些......
发布时间:2025.06.17
的子女埋怨“别人家儿子都提干了,我还在一线”……有的领导干部觉得对家里人亏欠太多,抱着补偿心态,利用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让家里人“过得比别人好一点”。领导干部及家属一旦滋生攀比风,就容易成为别有用心之人“下手”的目标。祛除攀比风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干部通过自身努力,得到组织认可,被提......
发布时间:2025.06.16
来国家的经济政策,从而激发我们去积极探索未来应该做什么。这本书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要置身事内,还要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对事物的复杂性有充分的认知和尊重。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尾,“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荐书人:殷允昌,滕州市政协委员,洪绪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
发布时间:2024.07.09
领了其思想制高点。在诱惑、腐败面前,他渐渐迷失初心,屡屡逾越纪法底线。 “随着职务的升迁,开始飘飘然,感觉自己可以享受一点,比别人过得好一点。好像纪律是制定给别人的,而非约束自己。对别人严格要求而自己在背后却以权谋私,违规插手工程项目,收受好处费等。”覃生贤在忏悔书中写到。 ......
发布时间:2023.08.31
该怎样,上个月那件事不该怎样,就卡在那件事上。他活在P(过去)事件中,所有的念头、所有的情绪,连在过去的创伤事件里,把自己埋葬在过去。有人好一点,知道自己的心事。他想的不是那件事对不对,他在想的是为什么人要争口气呢,为什么我是这样无能的呢!恨呀恨,怎么就给再多的机会都没有用呢!他想的......
发布时间:2023.06.27
年时时接受着父亲的教导,个个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孝顺仁爱。苏轼并不像苏洵一样严格,他可谓慈父。在孩子们小的时候,他喜欢与他们一起嬉玩,稍有好一点的表现,便予以称赞鼓励。全家一起闲坐聊天时,苏轼来了兴致便会与儿子一起作诗,并毫无顾忌地公开夸赞诗写得好。被贬黄州时,苏轼带着家人早起种田......
发布时间:2023.04.17
这位每年都深入最偏远农村,经常出现在最贫困群众身边“人民的勤务员”,就像他所说的那样—— “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这是一段发生在两会上的“超长”对话。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来到青海代表团。贵德县大史家村党委书记毕生忠发言时......
发布时间:2022.03.10
:“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正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这也是新形象新气象。”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路走来,......
发布时间:2021.11.09
挂,饱含希望。 在泱泱大国领航者心中,“人民”二字的分量永远最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坦露心迹:“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扶贫始终是习近平同志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 基层工作期间,在陕北梁家河,他最大心......
发布时间:2021.02.25
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这两年,我又去了十几个贫困地区,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深情回忆,“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
发布时间: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