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2条 用时0.013秒
西学著作占比逾六成。《万国公报》《申报》等媒体书籍,装帧形式也从线装逐渐扩展到金属钉装订和铅版石印。藏书服务对象自士子扩至绅商,昔日“藏之名山”的秘府,终成“启牖民智”的公共空间。识仁据德:历代书院读书思想与阅读行为青简含章,芸香盈袖。自孔门弦诵至书院讲席,华夏读书之道,以心法为......
发布时间:2025.06.10
中国旅游日。从“有方之游”到“万里遐征”青年徐霞客舍弃了传统读书人孜孜以求的科举功名之路。他主要依靠步行完成了实地勘查、游览、探险域内诸多名山大川、秘府奥境、奇异景观的宏愿。纵观他的旅行生涯,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明朝万历四十一年三月晦,即1613年5月19日,他开启了第一阶段旅程。以家乡为......
发布时间:2025.01.07
革命老人陈吉武夫妇墓。红军战士吴立斌、李少选敬立。”这些红军将士中,周道成、吴立斌在攻打雅安芦山县城的战斗中牺牲,而韩文吉和廖宗佑则在雅安名山百丈关战斗中牺牲。很不幸的是,李少选无法查找其相关资料和信息。陈良栋参加红军后,先是跟在徐向前总指挥身边当勤务兵,后下连队参加抗日战争和解......
发布时间:2024.12.26
”,然而天下山水那么多,一个人如何能够遍游,更何况我们会生病,会老去,会死亡。当宗炳不得不因病停止探索山水的旅程时,他长叹道:“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于是,宗炳将自己游历过的山水画了下来,挂在床边,这样便能“卧以游之”,卧在床上,通过欣赏山水画,让神思......
发布时间:2024.12.18
房子,路过那里,偶尔能听到村里老人传唱着当地百姓送别红军时创作的歌谣:“杂曲河水长又长,哪有红军恩情长……”1936年,红四方面军从阿坝南下至名山,被国民党军队薛岳、李抱冰部阻击,之后退回泸定,后经康定,往道孚、炉霍而来。横断山系的村落得知红军将要到来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议论纷纷:......
发布时间:2024.09.20
是旧家山。此诗文是王学仲先生为家乡滕州所写,落款为邑人王学仲,邑人是本地人、家乡人的意思。“平生细算是游客”的王学仲先生,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看尽了既壮丽无比,又秀美不尽的大好风光,但是究竟风光何处最好呢?这首 《思故乡》就是他响亮而又深情的回答。编辑 | 王浩宇责编 | 岳......
发布时间:2024.09.13
革命后继有人的欣慰之情,他们将继承并发扬前辈们的未竟事业,继续为革命奋斗。1955年秋天,他感慨于广东的崭新气象,写下《咏鼎湖山》一诗:“始是名山气象新,鼎湖有主属人民。教工新厦落成早,群众欢声意味亲。”共产党的事业始终是充满革命热情和斗志的,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服务的,“环听远近讴歌......
发布时间:2024.07.17
与行万里路有机结合的典范。司马迁之所以能够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鸿篇巨著《史记》,与他年轻时博览群书,饱览名山大川,实地考察有密切关联。苏洵年轻时常常游历名山大川,回到家中便给苏轼、苏辙两兄弟讲述旅途见闻。等到苏轼、苏辙长大后,苏洵便带领兄弟二人游......
发布时间:2023.09.12
案就出现在团扇上。本次活动特意精选展现王学仲先生艺术创作思想和历程的复刻印章“黾园”、“有余”、“书存山岳气”、“寸心画不尽”、“一生好入名山游”为同学们画作增色。 此次活动丰富了少年儿童暑期生活,锻炼了同学们动手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手工创艺的独特魅......
发布时间:2023.08.13
头在我们的头脑中慢慢地湮灭了,消失了。但是,霍金没有。他把小时候离奇的想象带到了他成长以后的科学研究中,并以这些想象为起点,最终成就了他的名山事业。 他虽然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却奇迹般地坚持进行着尖端科学的攻关,在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研究领域不断获得硕果。他和埃利斯合著的《大......
发布时间: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