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3条 用时0.018秒
挪用公款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只具有“利用意思”,没有“排除意思”。因此,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判断挪用公款能否转化为贪污的典型要素和实质判断标准。本案中,在评价刘某的后续行为时,不仅要判断其对公款是否有“利用意思”,更要对其后续行为表现出的“排除意思”要素进行查明,以对行为的主观目......
发布时间:2025.05.30
王 克 党相銮 张 蕊成 员:商晨阳 李艳萍 李 科 段长声 张 云 李晓莉 王洪环黄 清 栗文忠 任课教师 班主任三、紧急疏散的判断标准紧急疏散是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了避险,迅速将人员由危险场所撤往安全地域的行动。实施紧急疏散难度较大,其行动自身也极具危险性,特......
发布时间:2025.05.15
...
发布时间:2025.04.28
意没有改变,杨某的受贿数额应认定为50万元。二、结合是否实际控制财物认定受贿犯罪的既未遂受贿案件中,一般以受贿人实际控制行贿人给予的财物作为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2003年《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贪污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
发布时间:2025.04.27
学反思,提升自我评价素养。综上所述,学校通过构建科学的述评体系、开发有效的述评工具、细化述评观察视角、制定述评评价标准等方式,使述评做到有标准可依、有证据可判断、有进阶路径可遵循,真正实现对学生和教师的精准画像。市第二实验小学将继续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完善教师教学述评数字化手段,用......
发布时间:2025.03.24
险中,不计入犯罪数额。【意见分析】本案中,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具体分析如下:一、从法益损害角度看,挪用公款犯罪数额的认定应以公款流失危险为判断标准挪用公款罪保护的法益主要是公款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其侵害公款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使公款脱离单位的控制和处于流失危险之中。这正是挪用公款行......
发布时间:2025.03.12
国家工作人员为请托人谋利的行为,判断是否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时,应以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对受请托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具有职务上的制约关系为实质判断标准,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非国家工作人员有具体事项正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范围内。比如,非国家工作人员正在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需负责项目的国家......
发布时间:2025.01.16
是本罪的重要入罪条件。目前,相关司法解释并未对“严重不负责任”的内涵进行详细阐释,但对于“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有明确判断标准。根据“两高”《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
发布时间:2024.11.18
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推进强国建设、......
发布时间:2024.10.14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成 员:中层干部三、紧急疏散的判断标准 紧急疏散是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了避险,迅速将人员由危险场所撤往安全地域的行动。实施紧急疏散难度较大,其行动......
发布时间: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