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0条 用时0.016秒
要看到,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左耳进右耳出,“雨过地皮湿”。有的参加警示教育时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有的觉得“案中人”与自己相距甚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的抱有猎奇心理,只看案情,却不反思……如果党员干部在参加警示教育时不把自己摆进去,就容易抱着“看客心态”,把自己当成“局外......
发布时间:2025.05.29
问题,在思想上警醒起来、在行为上自觉起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如果秉持“他是他、我是我”的态度,带着“看客”心态接受教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摆样子、走过场,看完了事、听完就忘,就无法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也无法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甚至重演别人的“故事”成为“案中人......
发布时间:2025.03.28
主生活会当面讲什么怎么讲,都要经得起党的监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对得起人民群众。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自我革命精神看待和召开民主生活会,坚决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哲学和“好人主义”,坚决克服文过饰非、知错不改等错误倾向。用“凡事都可以坐下来面对面谈”的勇气形成良好......
发布时间:2024.12.30
正立场、端正态度。批评以“公”字当头,就是基于做好工作、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立场,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剖析问题,坚决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揭短亮丑。“公”在客观公正、求真求实,以事实为依据,一是一,二是二,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主观武断、捕风捉......
发布时间:2024.12.26
聚力。班级风貌是其班级凝聚力的具体体现。八年级学生刚刚经历分班,大部分学生会将现在的老师和同学与七年级作比较,对新班级漠不关心,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此时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正班风,正学风,通过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学生能意识到自己是新班级的主人,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
发布时间:2022.09.19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然而,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奉行好人主义,乐当“好好先生”。他们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不负责任,凡事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心“栽花”、无意“栽刺”,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搞你好、我好、大家好,无原则、无底线地“和稀泥”。对共产党人来说,“好好先生”......
发布时间:2021.09.06
之心,行简明之政,才能领导好百姓。这也是孔子论“政”的一个重要观点。居敬不仅是“临其民”的先决条件,更是行简的前提。一个从政者,如果对百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工作心生倦怠,一切无所谓,那么这样的简就不是简明、简约,而是简慢,后患无穷。 古来善政必简。姜太公受封于齐国,《史记》记载......
发布时间:2017.05.27
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认真整改。对待批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搞无原则的纷争。 批评必须出于公心,不主观武断,不发泄私愤。坚决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哲学和好人主义,坚决克服文过饰非、知错不改等错误倾向。 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意见都必须听......
发布时间:2016.11.03
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认真整改。对待批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搞无原则的纷争。 批评必须出于公心,不主观武断,不发泄私愤。坚决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哲学和好人主义,坚决克服文过饰非、知错不改等错误倾向。 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意见都必须听......
发布时间:2016.11.03
是未来一段时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所在。地方、部门和单位一旦出现这些问题,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洁身自好”,就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此言差矣。今年9月,河南省新乡市委原书记李庆贵成为首位因班子成员连续腐败而被追责并公开通报的市委书记。李庆贵被追责不是因为与贪......
发布时间: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