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 用时0.016秒
涯苦作舟。这句话可以作为宋濂致力求学的生动注解。后人多知宋濂的勤奋好学,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天资聪颖。据《宋太史传》记载,宋濂六岁能诵读古书,九岁能作诗,过目不忘,堪称“神童”。即便有如此过人之处,宋濂在学习上还是不曾有丝毫懈怠和自满。在王安石的笔下,有位同样有着过人天资的“神童”—......
发布时间:2024.04.15
深秋最美丽的景致。她带着向日葵从北京来到湖南长沙,特意送给长沙电视台记者陈超霞。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 2013年,湖南一山村,九岁的静雯被确诊为白血病,如果无法及时接受骨髓移植,她最多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蓓蕾般的年华、一朵还未绽放的小荷,将要枯萎在初冬的冰湖。 作为......
发布时间:2023.09.11
是有无限感慨。孩子是单纯、童真的,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赞许,会严格按照老师和家长规划的路线生活和学习。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时常忘记他们只是九岁、十岁的孩子,不加思索的对他们严格要求,让他们被迫放弃部分童真和天性。小王子和玫瑰花之间的关系就像孩子和爸妈、学生和老师的关系。面对玫瑰花......
发布时间:2023.06.15
在“文苑”这个类别中。 颜之推家族本生活在今山东临沂。西晋末年,中原大乱,衣冠南渡,颜氏迁居到建康(今南京)。颜之推出生于梁武帝时,他九岁丧父,兄长承担起了抚养教育他的责任。颜之推的传记开篇即提到颜氏是一个“世善周官、左氏学”的家族,且颜之推早早就能传承家学。周官即《周礼》,左......
发布时间:2023.03.24
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母亲在家风培育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默默的践行者。《新唐书·元稹传》中称:“稹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九岁工属文,十五擢明经,判入等,补校书郎。”元稹与白居易齐名,诗作天下传诵,号“元和体”。苏东坡八岁到十岁时,父亲进京赶考,落榜后四处游历,由母......
发布时间:2017.05.27
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旧宅,从墙壁中发现古文《尚书》及《礼记》《春秋》《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称为壁中书,书中所用字体都是周代古文),九岁进入县中学府,督察学校教育的使者认为他的聪慧十分罕见,赐给他“九龄秀才”的印章。清高宗乾隆癸酉年(1776年),张昌被选拔送入京师学府。在丙子......
发布时间: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