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5条 用时0.023秒
的人生常识。充分利用时间,更是成就事业的一大智慧。三国时学者董遇针对弟子“苦渴无日”之惑,提出了“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之说,让所谓的“空闲时间”瞬间升值。宋代欧阳修所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则赋予所谓的“零碎时间”新的意义。“时间......
发布时间:2025.09.12
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 师从儒者墨子穿着草鞋,步行天下,开始在各地游学。据《淮南子·要略》之说,墨子原为儒门弟子。墨子曾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 称道尧舜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因不满儒家学说而另创一对立的学派。......
发布时间:2025.08.18
市民阅读先声,创造了“书院之设,莫盛于元”(朱彝尊《日下旧闻》)的历史记录局面。书院发展史上,明代承前启后。正德、嘉靖年间,王阳明与湛若水之说则以心学为器,为读书群体注入自由精神。王氏于龙冈、贵阳诸书院开创“讲会”制度,通过“致良知”的体悟性阅读打破经典注疏的教条传统,将阅读行为......
发布时间:2025.06.10
事》里记述了人们在清明时节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的情景。清代时放风筝已成为节令性很强的民俗活动,江南民谚有“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之说。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也有九九......
发布时间:2025.03.28
全集》;二是择日到卧佛寺去一趟,而且要爬山和游水,但骑驴如今自然是不可能了,消夏短时间也是不可能。按梁思成文章的意思,卧佛寺应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系卧佛寺及其周边山水风景,而狭义则只是卧佛寺本身。如今卧佛寺坐落在国家植物园内,整个植物园便可以看作广义的卧佛寺景区了。这次我到植物......
发布时间:2025.03.17
精巧的工艺品,承载着东方的独特神韵。中国结,编织的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结,传递的是喜庆和祥和。结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上古时代,就有结绳记事之说。《周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东汉郑玄为《周易》所作的注中言:“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商......
发布时间:2025.01.26
善南街道开展“情暖桑榆 爱在立冬”为老除尘志愿服务活动 11月7日,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立冬”节气,民间有“立冬扫尘 财神到家”之说,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树敬老新风,促进社会文明。近日,善南街道王开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情暖桑榆爱在立冬”为老除尘志愿服务活动。 ......
发布时间:2024.11.08
市著名的地方特色蔬菜之一,它以“甜脆爽口”而闻名,产品因借龙山之灵气,地处龙山之阳而得名,故称“龙阳绿萝卜”,在当地还有“绿参果”“仙果”之说。“龙阳绿萝卜”皮薄翠绿、质地脆嫩、营养丰富,观之晶莹剔透,食之甜中微辣,当地有“百姓人参,果蔬珍品”之称,被誉为“水果绿萝卜”。“我......
发布时间:2024.11.05
纷说魏齐?”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诸侯们对孔孟一半是尊敬一半是敷衍。他们心里说:您老人家画的大饼真心不错,但没啥用。齐宣王听了孟子的仁政之说表示很喜欢。孟子说:既然喜欢,为何不照做呢?齐宣王说:我这人不行,我好色,行不了仁政。你瞅瞅,这说的是人话不?但是孟子还就遇到个认真对待的:我......
发布时间:2024.10.17
称为“溽热”,即闷热、潮湿,就像待在蒸笼里一样难以忍受。明代文学家李攀龙有诗写道:“三伏天雨火,郎但笼窗坐。何处汲寒浆,金瓶井中堕。”三伏之说由来已久,《史记》中有“德公二年初伏”的字样,即早在公元前676年就有文字记载了。《说文解字》云:“伏,司也。从人,从犬。”造字本义为猎人带着......
发布时间: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