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24条 用时0.029秒
尉侯莫陈怤因考绩优等被重用,按例前往御史台拜谒,李栖筠严谨细致,问他有什么功劳而获优秀,侯莫陈怤神色不安、无法应对,原来他是元载的亲信提携之人。元载在唐代宗时权势显赫,贪污受贿,最终从家中抄出八百石胡椒,令人咋舌。李栖筠不畏权贵,坚持上奏弹劾其一众党羽,直至徇私舞弊之人受到惩处。......
发布时间:2025.08.19
子曾做过宋国大夫。 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他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 师从儒者墨子穿着草鞋,步......
发布时间:2025.08.18
坚,刚也。”其本义为泥土坚硬,引申指坚固的事物,又引申指坚定、坚实、固执等。柱石指的是顶梁的柱子和垫柱的础石,用来借指肩负江山社稷重要使命之人。《后汉书·伏湛传》记载:“湛容貌堂堂,国之光辉……柱石之臣,宜居辅弼。”这是南阳太守杜诗上书推荐伏湛时的话,伏湛秉节持重、老成谋国,有不......
发布时间:2025.07.31
还,事任尤重”。古代监察官选拔强调“举贤才”,要求其具备志节坚贞、刚正不阿、明辨是非、不畏权贵、司法公正等品质,以使权贵不敢肆意妄为,奸佞之人无所遁形。“铨选部”系统梳理从周代“以德诏爵,以功诏禄”至隋唐确立吏部专掌铨选的演变脉络,为理解古代选官体系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该部还辑录汉......
发布时间:2025.07.21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其高洁的品格和隐逸的生活态度闻名于世。但他并非落落寡合,而是充满温情、喜爱友朋之人。他的交友之道,既体现了魏晋名士的洒脱,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处世哲学。寻求精神共鸣。在《移居》诗中,陶渊明道出交友真谛:“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所谓“素心”,正是他追求的精......
发布时间:2025.07.21
双眼彻底失明。归国后,邓长会被安置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哪个当兵的甘于落后呢?”邓老说,自己下定决心,要努力配合康复治疗,争做有用之人。他积极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掌握按摩技术,努力适应失明后的生活。同时,他也继续讲好红色故事,经常向年轻一代讲述自己的革命经历,激励他们珍......
发布时间:2025.07.01
但林则徐1839年初从北京启程时,便发出传牌,宣布此行“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惟马一弁、跟丁六名,厨丁小夫共三名,俱系随身行走,并无前站后站之人,如有借名影射,立即拿究”。此举虽为防范有人在他赴粤数月期间借其名号招摇撞骗,却也体现出他即便身负重任,手握大权,仍一切从简,廉洁自律。第......
发布时间:2025.06.17
部觉得对家里人亏欠太多,抱着补偿心态,利用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让家里人“过得比别人好一点”。领导干部及家属一旦滋生攀比风,就容易成为别有用心之人“下手”的目标。祛除攀比风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干部通过自身努力,得到组织认可,被提拔绝不是全家人从此可以攀比的资本,唯有做务实为民的“清官......
发布时间:2025.06.16
总是关心民瘼。辛弃疾深切同情民众疾苦,提出了若干建议改善其处境。《屯田》篇中,他为“归正人”发声。所谓“归正人”,即脱离金人统治回归南宋之人,辛弃疾也是其中一员。归正人在南宋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常被认为怀有异心,并不受到充分信任,甚至遭到鄙夷和敌视。但辛弃疾认为,中原百姓南归是......
发布时间:2025.06.13
为治本”的信念,是因深知一旦内心动摇,便会被私利裹挟,失去廉洁立身之基。若内心贪欲如蔓草滋生,终有一日私欲会破土而出。凡是内心立有“直标”之人,能够做到坚守原则、行有所止,以正直之心立身,以清廉之行处世,真正挺立于天地之间。然则何以正心?心若澄潭,自可映月;性若幽兰,不饰自芳。处......
发布时间: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