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古代史书中有不少拒不赴宴的故事,他们何以不去赴宴,值得读者思考。
明代崇祯年间,工部侍郎金世俊负责监督修造皇陵,他为避免滥用公帑,主张只设御屋,不造棚殿,此举能节省十余万两开支,没想到却得罪了内宦张彝宪,因为不造棚殿使他失去了一个中饱私囊的机会。张彝宪为人贪婪,他已收受木商贿赂,与之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一方面擅自抬高木价,另一方面木材尚未到京,就预付货款过半,导致金世俊负责的工程进展极不顺利。张彝宪有心让木商早日拿到钱款,所以大摆宴席,邀请工部官员前来一聚,而金世俊对这种蠹虫极为痛恨,无视其权势滔天,坚决不肯赴宴,亦不肯同意预付货款。张彝宪利诱不成,竟指使木商诬告金世俊之子贪赃枉法,致使其子蒙冤入狱。金世俊仍不屈服,向朝廷上疏申辩,最终其子得以平反出狱。金世俊因坚持正义而屡遭打压,但他不改初心,面对奸佞伸来的“橄榄枝”,他清醒坚定,决不与之同流合污。
当一个人作风正派且始终不移,他就具备了不怒自威的凛然气质,使人心存敬畏。唐玄宗的宠臣王毛仲志满气骄,对众人的阿谀奉承已不满足,当女儿出嫁时,唐玄宗问王毛仲还缺什么,王毛仲道“万事已备,但未得客。”原来,其他人皆愿意前去道贺,惟有性格刚直的大臣宋璟没有被他请到,唐玄宗便笑着应允,代王毛仲邀请宋璟。到了婚礼当天,众客在宴席上迟迟不敢动筷,只为等待宋璟。等了许久,宋璟方到。他径自举杯,向皇帝所在方向致意,意为奉君命而来,随后便立即称腹痛而归。史书称赞道,“璟之刚直,老而弥笃”。
唐代官员李栖筠生性庄重寡言、严以自律,朝廷曾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有一次,华原县尉侯莫陈怤因考绩优等被重用,按例前往御史台拜谒,李栖筠严谨细致,问他有什么功劳而获优秀,侯莫陈怤神色不安、无法应对,原来他是元载的亲信提携之人。元载在唐代宗时权势显赫,贪污受贿,最终从家中抄出八百石胡椒,令人咋舌。
李栖筠不畏权贵,坚持上奏弹劾其一众党羽,直至徇私舞弊之人受到惩处。李栖筠最重纲纪,一言一行决不逾越半分。按照旧例,每逢重大节庆时,皇帝会在曲江亭赐宴百官,为防枯燥无味,其间有教坊乐妓与滑稽小丑进行表演。李栖筠认为自己担负国家风宪之责,不宜出席这样的场合,便独自留守,不去赴宴。自此之后,御史台将此举定为规制。
对于南宋官员莫濛而言,拒不赴宴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莫濛曾代理工部尚书出使金朝祝贺元旦。到了金朝,他秉守气节、不卑不亢,金朝在朝廷上赐酒宴,莫濛以本朝忌日不敢簪花听乐为由,拒绝参加宴席。金朝派人催促,莫濛依然坚持不从,最终也没能强迫他作出改变。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对于意志坚如磐石者,即便对手也会发自内心地予以尊重。(蔡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