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7条 用时0.016秒
传统文化,映照在青山绿水间。2004年,习近平开始邀请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讲课。课程包括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还有中国哲学和浙学——“讲中国哲学和浙学的前沿问题时,我认真准备,写了1万多字的稿子。讲课时,他认真地听,做着笔记,不时提问,我们讨论热烈……”浙江省社......
发布时间:2025.07.31
彼时正值1952年院系调整后,全国的哲学力量齐聚燕园的时期。北大哲学系的课程设置,完全满足了我的愿望。我们系统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深入探寻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还学习自然科学课程。比如,每周三晚上都会举办自然科学前沿讲座,物理学家黄昆、北京天文馆馆长陈遵妫等都曾前来分享学科的......
发布时间:2025.03.28
策措施。一是财政支持。建立健全与文化强国建设和国家财力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保障文化领域重点规划和项目支出。支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高文化原创能力,重点支持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影视、动漫等领域的精品创作。支持全媒体、文化云等建设,推进主流媒体......
发布时间:2025.01.25
秦末黄石公所著,民间视为奇书、天书。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全书只有六章,总共1360个字,却浓缩了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和历史经验。从唐尧、虞舜、夏禹、周文王、傅说、周公,到孔子、老子等圣人贤哲的思想都在这本书里有所体现。书上题有警句说:“不可......
发布时间:2025.01.06
老子所著《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全文虽只有5000多字,却语言精练、理念幽深、境界高远。《道德经》中蕴含的修身观念虽历经千年仍散发着独特的智慧光芒,给后人以借鉴和启迪。以“上善若水”积德蓄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
发布时间:2024.11.18
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新征程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
发布时间:2024.10.09
交流合作。要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新的贡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发布时间:2024.09.09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精神,乘势而上,重视了解社情民意,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积极建言资政、履职尽责;要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把学问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发布时间:2024.09.07
践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
发布时间:2024.07.22
精神、始终具有谦谦君子之风的民族。龟甲兽骨上的一笔一划,铭刻着穿越风雨的文化印记;遗址文物中的故事传说,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文明密码。历史上,中国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天文算数、医药饮食等诸多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无论是有形的汉字、中医、丝绸、......
发布时间: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