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 用时0.014秒
能有损节操,望能见谅。”周家这才收下了唐家的三千银元。早在唐文治少年读书时,唐父就曾借太仓的乡贤遗事特意交代儿子:“廉洁者,人生之大节也。一介之取予,必须折中于道义”,告诉他要牢记世界上从来没有贪财而可以修己治人的先例。唐父在七十大寿到来前,为免收受贺礼,提前两天便叫上儿子、孙子......
发布时间:2025.03.03
高士,他们宁可受冻、挨饿,也绝不愿受金钱的污染,但贡师泰也承认,这样的高士实在太少了。那些对金钱贪得无厌的人,必然没有好结局。唐代陈璠本为一介武夫,因贪赃被判处极刑,在开刀问斩前,却要求留下一首诗,这首《临刑诗》是这样说的:“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
发布时间:2024.10.22
收到恐吓信,要他放弃剿寇。他不畏威胁,誓要擒尽海寇。威胁不成,海寇改用重礼请乡绅行贿,张以宁怒斥:“不义而富且贵,浮云耳,吾岂受之?”他以一介儒生,身先士卒,巧设潜伏妙计,大挫海寇,地方得以安宁,百姓由是安居乐业。 后来,张以宁前往六合县任职,史载其“有惠政及民”。然而,张以宁......
发布时间:2023.09.20
大气,既写出滕王阁及周边景色的绮丽壮观,更抒发了自己虽遭坎坷却雄心壮志不减的决心。 阁以文传,文以阁名。滕王阁之声名鹊起,得益于一介书生的美文。正所谓“不遇子安(王勃的字)徒有阁,千秋寂寞永无名。” 自王勃的《序》问世,相继有王绪作《赋》,王仲舒写《记》。“文起......
发布时间:2020.10.09
东汉时期,曾有一位名臣,直到三十七岁时还是一介布衣,没有踏入仕途。有人说出名要趁早,这位名臣却不是如此,可以说他大器晚成。无论是出名趁早,还是大器晚成,对于为官者而言,最紧要的是有干事担当的能力与清正廉洁的品质,如果两者缺一,很难行稳致远。 这位大器晚成的东汉名臣叫皇甫规......
发布时间:2019.08.08
利益之意。 为政以德,最忌不公。诸葛亮自然不会接招,他答曰:“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因为暴虐无道,政令苛刻,造成人民对它的怨恨,所以一介草民大呼一声,天下就土崩瓦解。汉高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宽大的政策而获得很大成功。刘璋糊涂软弱,从其父刘焉那一辈起,刘家对蜀地的人两世的恩......
发布时间:201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