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滕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凝心聚力谋发展,强化担当抓落实,先后获评“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强城市”、全省“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名单、省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等多项荣誉,开创了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稳”字当头,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线上线下齐发力,多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去年以来我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9万人,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累计创设岗位12110个,实现全员上岗,是省内一次开发岗位规模最大,一次上岗人数最多的县。推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累计返还资金2670余万元,稳定就业岗位5.98万个,我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坚持“保”字托底,全力守护民生保障底线。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58.72亿元,社保基金管理安全高效。全面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个人账户资金7.35亿元,落实整改率达到100%。持续简化办事流程,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企业职工退休等业务网上申报,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坚持“优”字提升,推动人才资源加速集聚。积极组织开展公开招聘、高校人才直通车等活动,用好补贴补助政策,推动本硕博人才队伍数量倍增,累计引进博士12人、硕士374人。实施筑巢引凤计划,做好平台载体建设,我市省级以上人才平台达14家。全方位推行企业自主评价、新型学徒制和“金蓝领”培训项目,累计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8765人。
坚持“严”字为要,力促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制定出台《滕州市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构建农民工工资保障科学化体系,累计纳入山东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工程项目129个,总实名制管理人员21347人。全面畅通劳动监察举报投诉渠道,累计受理各级各类线索5300余起,协调解决率90%以上。扎实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累计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516起,调解结案987起,调解结案率达到65%。
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市“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启幕之际,我们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坚持问题导向,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着力打造全国知名人社品牌。
一是全力稳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着力改善和优化就业服务,全力推进市人力资源市场提档升级;加大企业稳岗支持力度,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推动创业载体升级。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二是大力优社保。深入实施“快办行动”,梳理社保经办服务难点、堵点,完善一站式办结服务,优化综合柜员制运行。继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保障基金安全,确保社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实体社保卡、电子社保卡的制卡、开通工作,逐步拓展电子社保卡应用场景,提高电子社保卡的使用率。
三是倾力强人才。积极组织参加校园招聘、就业见习等活动,及时落实各级津贴补贴,帮助企业引进更多人才。指导申报省级及以上人才载体,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广泛引进高端智力来滕就业创业。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各类人才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
四是强力促和谐。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和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推广应用力度,创新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机制。提高劳动争议案件调处效能,确保劳动维权案件法定时效内结案率100%。坚持“调解优先、仲裁为辅”,不断健全调解体系,稳妥化解劳动争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