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审计局聚焦“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围绕主责主业,积极主动作为,营造心无旁骛抓审计、雷厉风行促落实的浓厚氛围,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优质环境。今年以来,全市实施审计项目12个,揭示问题112个,促进增收节支658万元,推动建章立制5项。
该局围绕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强化政策落实情况审计,保障政令畅通和项目落实落地;强化预算执行审计,促进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强化民生资金审计,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强化资源环境审计,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强化政府投资审计,真正审减“真金白银”,为财政资金节流增效;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加强权力制约和反腐倡廉,充分发挥审计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在督促检查整改中,该局积极构建强化问题发现、整改跟踪、办结销号等全链条闭环管控格局,综合集成审计成果,加大对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研判分析力度,以及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跨年度的深度提炼,推动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此外,探索建立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在运用审计成果、查办审计移送问题线索、巡察与审计相结合等方面加强配合,形成监督合力;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防范手册》,现已累计发放800余册,规范领导干部履职用权。
该局强化大数据应用,以全省县级审计机关大数据应用示范试点单位建设为抓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开展审计,做好全省大数据审计攻关选题项目。深化“双主审”模式,创新“1+N”现场组织方式,实现业务、数据同频共振。统筹抓好在国有企业、投资、自然资源资产等领域以及审计资源整合、审计质效提升、大数据技术方法运用等环节创新计划的立项、上报、结题、推广工作,申报的《“数据分析+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打造资环审计新模式》等2个项目被确定为省、枣庄市审计系统改革创新任务,开展的“山水林田大会战-森林生态保护”审计项目被确定为全省大数据审计重点攻关选题表扬名单。贯通融合规划计划、组织管理、项目实施、审计整改等各环节研究链条,不断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该局以打造经济监督“特种部队”为着力点,通过案例解读、邀请上级现场授课等方式,组织审计干部参加各类培训200余人次。优选业务骨干参与上级审计机关项目及巡视巡察工作10余项、20余人次,定期开设“审计干部大讲堂”,对年轻干部实行“导师制”结对培养,探索形成学中干、干中学相结合的成长路径。制定全员绩效管理差异化考核办法,工作任务分解量化赋分,围绕主责主业、能力提升、职能差异建立有绩可循的考核体系,让数据说话。突出考核结果导向,对考核优秀的人员,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派出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注重审计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坚持审前抓提醒、审中抓检查、坚持审后抓回访,开展各类提醒、检查10余次,收回廉洁从审情况征询意见函12份。制定完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等制度,推行审计“廉洁闹钟”,推送提醒信息20余次,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刘林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