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信厅公示了第二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培育项目名单,市工信局组织推荐的山东鸿运来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凯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山东金精智能制造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3个项目榜上有名。截至目前,全市“晨星工厂”累计达到33家。
工业化和数字化深度融合,是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近年来,我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核心,以“建链、补链、强链”为重要支撑,以核心产业提速、数字化转型为主要路径,推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千兆城市建设,不断发挥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成立市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进专项领导小组,下发了《滕州市加快推进落实千兆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建设问题清单、电费压降清单、场租任务压降清单、公共资源开放清单”四张任务清单,持续推进农村区域5G网络广度覆盖和全市5G网络深度覆盖,不断夯实我市数字经济核心生产力。目前,我市累计建设基站2533个,行政村覆盖个数1009个,覆盖率96.74%。
我市围绕推动数字化向全产业链延伸,深入实施产业技改焕新行动,成立工业智能化技改服务联盟,高规格召开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大会,着力打造一批晨星工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目前,我市7个软件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首版次软件产品,5个软件产品获得省级保险补偿;9个产品、典型案例入选山东省“三优两重”优秀大数据产品、应用案例;40项产品入选省首台(套);11家装备企业入选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8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化车间。
我市不断强化数字经济平台载体建设,打造了大数据产业园、墨子云谷等多处数字经济园区,积极培养云控工业互联网、德萨大数据等骨干企业,目前拥有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69家。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加强与华为、浪潮等国内行业优秀数字化服务商合作,成立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联盟,重点支持培育契合度高、根植性强的本土化技术服务团队。大力支持北一(山东)工业科技、赛阳轮胎等本土制造业龙头企业剥离数字化集成服务,独立组建德萨大数据、青阳信息等数字化服务公司,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需求,为威达重工、爱拉森等20余家本地企业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智能工业整体解决方案,全力加速我市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强势崛起。
(朱婷婷 张秀秀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