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强工兴产、项目突破’四年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打好土地要素保障攻坚战,这和年初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明确的下一个五年的‘任务书’‘路线图’完全契合,这为新时代全市自然资源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4月27日,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美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美林表示,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局将积极落实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充分用好“要素跟着项目走”“增存挂钩”“低效闲置用地盘活”等政策,更好统筹增量和存量,切实保障有效用地需求,2023年力争争取各类用地指标5000亩以上。在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和市委、市政府统筹发展格局下,科学合理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要素支撑。2023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将重点保障中医院迁建、奥德信(国际)生态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等28个省市重点项目。用好“服务专员制”、“一企一策、跟踪服务”制、“首接负责制”、“并联审批制”,坚持科室信息共享、难题共商、成果共享,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加大存量用地挖掘,对退出企业、兼并重组、转产企业、停建项目涉及的土地资产处置落实完善支持政策,年度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000亩以上。进一步总结“一窗办结”经验做法,优化“一窗办结”工作流程,拓展服务事项,提高“一窗办结”水平。积极推介“一网通办”平台,引导企业使用平台申请登记业务,提升“一网通办”办结量和使用比。
张美林说,今年,市自然资源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自然资源部门要求,全面保障产业用地。用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建立包括现状存量工业用地和2026年前可形成增量工业用地的全市工业用地底线图,制定200亩以上集中连片工业用地清单,加快工业用地收储进度,实现“地等项目”。健全“标准地”出让流程,着力完善出让方案、履约监管协议等,提高“标准地”供应比例,为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用地服务。同时,继续做好智慧滕州时空大数据平台运维、推广,持续推进“多测合一”平台建设,全力打好土地要素保障攻坚战,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