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聚焦运维保障、联网共享、深度应用、创新驱动,全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建成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视频监控系统,提升了社会治安立体化和智能化水平。
高标准运维,织密视频监控“防控网”。我市新建纵向贯通市、镇街、村居三级,横向联通综治维稳重点单位的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完成公安“天网”工程、村居、社会面视频监控资源联网接入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交换共享平台。市、镇、村三级明确专人每天对高清屏幕、信息平台、视联网终端、网络设备等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做好设备日常管理、故障报修等工作。加强教育培训,市级采取视频会议的方式统一对镇、村两级进行视频监控、视联网、综合信息“三大平台”培训,再由技术人员到各镇街进行实地培训、答疑解惑,各镇街再对村居人员进行重点培训。截至目前,已建成21个镇街到1260个村居百兆光纤接入的电子政务外网;对1260个村居各新上5个高清枪机、1个高清球机前端摄像头,为“天网”系统新增部分人脸摄像机、高空瞭望摄像机、移动布控球;“雪亮工程”自建及联网并入点位12675路。
深程度应用,织密社会治理“预警网”。我市通过视频集成共享,将“雪亮工程”的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各个领域。通过与“雪亮工程”深度融合,建成全市统一的办理社会治理相关业务的“e呼善应”指挥平台,集成基层党建、综合治理、数字城管、民生热线、市长信箱、应急协同指挥等业务应用。同时,依托已建成的三级综治视联网系统,纵向延伸市、镇、村串联指挥调度,进一步提升可视化指挥能力。充分发挥“雪亮工程”在镇域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卫生村镇等工作的重要作用,运用“雪亮工程”视频24小时不间断监控、储存、回放功能,对重点区域、人群和卫生死角等实施严密的远程实时监控。深化铁路沿线“雪亮工程”应用,将铁路、高铁周边及沿线重点区域新建高清视频监控全部接入铁路派出所、护路办和铁路部门,做到铁路沿线治安动态随时掌握。同时,实时监测部分铁路沿线的山体、河流、铁轨情况,为铁道运输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全方位服务,织密基层民生“保障网”。我市以视频监控系统为基础,以综治中心为依托,以综治信息平台为支撑,将社会治安防控触角延伸至网格员,为1622名网格员配备了手持终端,依托手持终端视频巡逻,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累计受理各类事项161万余件,办结率99%。在原有的视频监控系统上进一步加强了覆盖密度、增加了视频监控覆盖范围,将市委统战部、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推送的共计13813个视频监控点位接入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平台中,实现对全市公共安全的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监控,为各类案件的快速侦破提供了重要的情报信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