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时节,记者来到充满活力的北辛街道辖区,发现不少市民家门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坑洼不平的路面换上了“新装”、架空线缆“蜘蛛网”不见了、墙面被粉刷一新、“断头路”“丁字路”越来越少……这些改变源自北辛街道深入实施的城市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让城市功能更优了,居住环境更美了,城市品位更高了。
今年以来,北辛街道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聚焦八大提升行动,围绕打造精致精美城市,以工匠精神建设城市、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不断提升城市能级,重点做好“河、路、房、园、学”五篇文章,全力打造品质北辛。
做好“河”文章
实现岸绿河畅景美
近日,位于大同北路西侧、京沪铁路以东的锦绣公园项目现场一片火热,工人们正在栽植苗木,几辆挖掘机正在对河道进行清淤、开挖和拓宽,公园轮廓已经清晰呈现,将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锦绣公园只是北辛街道打造的亲水公园之一。该街道推动以冯河为轴的河道景观建设和连片开发,实施了北刘、汤庄、孙庄棚改项目,同步改造提升河道环境,建设了锦绣公园、大同公园等亲水公园,启动冯河居棚改和善国公园建设,打造冯河流域高品质生态公园矩阵,形成了“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景观。
做好“路”文章
城市路网日益完善
连日来,教场街整治提升现场一派忙碌施工景象,挖掘机、推土机轮番上阵,工人们有序开展施工作业。“我们正在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立面改造和墙面粉刷,统一规范设置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同时对可用空间进行补绿增绿。”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城市品质之变,既要美丽城市的“面子”,也要背街小巷的“里子”。北辛街道投资646万元,率先启动实施了30条辖区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工程。截至目前,新华后街、兴工街等10条背街小巷已经完工,完成复铺路面3500米,更换路沿石1500米,疏通下水道2750米,粉刷墙面30万平方米,整理飞线600米,完成了总任务的70%。辖区内的龙岭路、大同北路、善国北路建成通车,陶山路、微湖路等新修路网正在建设,城市北部路网日益完善。
做好“房”文章
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北刘居区域棚改项目是北辛街道着力推进的棚改项目之一。该项目除建设商品房外,还配套建设陶山西路、鑫旺街两条路网,同步实施冯河河道治理和两岸沿河景观升级改造,大幅提升区域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生态环境。
除北刘居区域棚改项目外,北辛街道还梯次推进周庄等12个棚改项目征收拆迁、清零扫尾、回迁上房,善国锦绣城、滕投瑞府、城建·珑悦城等精品小区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良性循环。在连续两年完成华棉、科圣园等40个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新华片区11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面积1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281户。在改造中坚持合理规划、精细管理、改善功能、提升外观、保留文化,设立区域化物业服务中心等“三站一中心”,实现基础物业覆盖,保持整治效果的常态长效。
做好“园”文章
打造舒适休憩场所
近日,北辛中学南侧、城管局北侧、华滕小区西侧的3处口袋公园陆续完工。“没想到,家门口的闲置边角地被打造成了口袋公园,为我们提供了休憩停留的舒适去处。”不少市民感叹道。
北辛街道实施“增绿添园”行动,提升新修道路景观绿化,实施大同印象公园建设,精心打造小微景观,新打造3个以上口袋公园、4个以上绿化节点和文化景观小品、10条生态街巷,见缝插针建设绿荫停车场,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打造了均衡布局、绿道连接、覆盖全域的“公园城市”。
做好“学”文章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如今,行走在北辛街道辖区的中小学校园里,看到的是一栋栋崭新的校舍,感受到的是浓浓书香和蓬勃朝气,“品质北辛、宜学高地”品牌越擦越亮。
近年来,北辛街道红荷路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幼儿园相继建成启用,新增幼儿园学位360个、中学学位2800个。持续提升校园安防和硬件设施,加快北刘学校、周楼小学建设,筹划新建周庄、崇文、冯河等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城区教育资源布局。
(田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