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背街小巷叫善文东街七巷,长420米、宽6米,建于1993年,建成时间较长,导致路面破损比较严重,同时地下各类管网也存在着建设不够完善或年久失修等问题。为此,我们将它纳入改造计划,坚持系统改造、综合提升,具体说呢,就是污水管网疏通、自来水和燃气管道改造、停车位施划、飞线捆扎、路灯安装等地上地下工程,一体施工、同步推进,能够有效避免街巷的二次开挖、破坏。”6月30日,在善文东街改造提升现场,龙泉街道党工委书记马洪杰接受了记者采访。
小街巷,大民生。马洪杰告诉记者,今年,龙泉街道将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作为方便居民出行、提升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的突破目标之一,纳入街道年度十件惠民实事工程,26条背街小巷全面开始施工,计划投资600余万元,坚持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文化“六化”并举,全力推进相关工作。目前,已完成改造7条,剩余19条正在加快推进,预计7月上旬全面完成。
据马洪杰介绍,针对我市深化城市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八大提升行动、21项具体任务,龙泉街道逐条对照、细化分解、稳步推进,坚持拆改并举、建管并重,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等方面协同发力。全力加快梁场、冯东冯西等棚改区域扫尾清零和安置房建设,盛泉路区域居民提前实现回迁新房,我市第一个“第四代建筑”(樾景台)加快推进,即将开启“户户有庭院,家家有花园”的居住新方式。抢抓棚改契机,加快推进墨子大道南延等9条道路建设,学院东路、善文东街2条道路建成通车,形成四纵十横东部路网格局。突出抓好荆河上游综合治理和公园游园等“山水林田大会战”重点工程实施,确保新增绿化面积不低于30万平方米。1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开工,2处农贸市场完成改造,第六代农贸市场(安康市场)即将落地建设,龙泉苑、荆泉北路2个社区入选全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入开展美德信用建设,探索“九个一”美德信用双向赋能新路径,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咬定任务目标不放松、鼓足干劲再发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干出城市品质的新提升,干出居民群众的真满意,为加快推动‘中华善城、现代滕州’强势崛起,进一步展现‘鲁南第一县’雄风作出龙泉贡献。”采访的最后马洪杰说道。
(甘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