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新”发力 聚“链”成群
——“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滕州向“世界中小机床之都”大步迈进
机床产业作为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山东滕州,这片承载着70余年机床制造历史的城市,正经历着一场从“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向“全球智造标杆”的转型跨越。从400余家企业构建的产业集群,到清峦福兴集团等龙头企业引领的智能化革命,滕州机床产业正以“强链补链”为经纬,以“创新驱动”为内核,在我国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上,勾勒出浓墨重彩的生动篇章。
产业集群:从“蚂蚁雄兵”到“生态矩阵”
走进滕州机械制造工业园,车床运转的轰鸣声与智能设备的提示音交织成独特的产业交响。这里聚集了400余家机床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9家、整机制造企业180余家、关联配套企业220余家,形成了从铸造、研发、生产到检测、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本地配套率高达80%,构建起了“龙头引领、骨干支撑、配套协同”的产业生态。
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滕州机床产业早已打破“小而散”的格局。威达精工连续3年跻身全国机床工具行业30强,其承担的“立式加工中心批量配套国产数控系统应用工程”成为鲁南地区首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森数控占据国内数控机床操作面板市场的主导地位,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合机械作为全国最大的锯床出口企业,90%以上主营业务来自海外市场。如今,滕州机床产品远销美国、德国及“一带一路”沿线90多个国家和地区,“滕州造”机床近年来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持续提升。
产业集群崛起离不开政策的精准赋能。多年来,滕州聚焦机床产业发展需求,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规划建设8平方公里机械制造工业园、5.58平方公里墨子科创园,推动产业向基地化、一体化发展,成为山东省“1131”工业母机突破工程的核心区之一。2013年,国家机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的落地,更让滕州成为全国唯一在县级区域拥有国家级机床质检平台的地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质量基石。为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滕州编制了《“世界中小机床之都”发展规划(2025-2029年)》,既总结其机床产业70余年经验,也体现全球竞争战略布局:一方面明确“强链补链延链”举措,敲定核心部件等突破目标;另一方面聚焦“全球智造标杆”,搭建支撑体系,为产业迈向世界一流水平提供路径。
智能革命:从“制造工具”到“智慧大脑”
在清峦福兴集团的智能车间,一场“千年锻打工艺与 AI 算法”的碰撞正在上演:512个温度传感器构建起机床“数字神经网络”,结合DeepSeek大模型的动态补偿算法,将加工精度稳定性控制在微米级;工人对着机床说出“加工φ50H7的孔、深度30mm”,语音编程系统2分钟时间内即可生成加工程序,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百倍,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正以“工业母机+AI大模型”的创新路径,引领机床从“制造工具”向“智能大脑”跨越。
智能化转型是滕州机床产业突破瓶颈的关键举措。面对高端数控系统、精密丝杠等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困境,滕州企业坚持以技术攻坚破局,加速行业智能化普及。如威达精工的国际高端数控机床项目引入智能柔性生产线;清峦福兴自主研发的99元数据采集单元(DTU)打破国外垄断定价,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97%。
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滕州以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一方面,与中科院、清华、北航等30余家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建成北理工鲁南研究院、华数智能研究院等6个公共服务平台,每年推动20余项科研成果产业化;另一方面,依托当地重点打造的产业互联网集聚区——墨子云谷和滕州大数据中心,帮助110家机床企业实现“上云用数赋智”,“机床产业大脑”正成为驱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的新引擎。
进阶之路:从“跟跑模仿”到“标杆引领”
从依赖技术引进的“跟跑者”,到掌握核心技术的“并跑者”,再到引领行业标准的“领跑者”,滕州机床产业的进阶之路,始终以“补短板、锻长板、育新板”为核心,在产业链、创新生态、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逐步成长为全球中小机床领域的重要力量。
在产业链布局上,滕州绘制机床产业链动态图谱,精准招引万可数控机床及高端机床刀库、有荣科技高端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及精密丝杠项目等补链项目,填补表面处理等环节空白,推动产业链从“闭环”向“强环”升级。
在创新生态构建上,滕州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龙头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攻关五轴联动数控系统、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等“卡脖子”技术。
在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上,滕州持续擦亮“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名片,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美国芝加哥国际制造技术展等顶级展会,推动“滕州造” 机床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加快向“世界中小机床之都”迈进。
从鲁南大地的机床作坊,到全球中小机床领域的重要力量,滕州机床产业的进阶之路,正是中国工业母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缩影。随着《“世界中小机床之都”发展规划(2025-2029年)》的实施推进,滕州将继续以智能制造为“笔”,以创新实干为“墨”,在打造世界级机床产业集群的征程上书写中国制造的新篇章。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