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级索镇立足于让更多人了解镇村发展历史,亲身体验淳朴厚重的乡村民俗民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乡愁”的理念为目标。将地名文化传承馆作为全面展现农村发展历程,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平台与载体,认真结合级索实际,突出“镇村史+家风家训+孝善文化”,深入推进选址建设工作,经细致筛选,首批选定北赵庄、郝屯村两处地点。
北赵村场馆始建于2014年,原名北赵村文史馆,占地面积126平方米。初建时,史料不全面且面积较小,随着后期不断充实,2023年,经村两委召开村民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将文史馆搬迁至村西北,更名为北赵村家风家训传承馆,面积扩大到680平方米。下步,级索镇、北赵村将有机融合增加地名文化展示单元,进一步优化展示布局,调整设置镇情村史、农耕文化、红色记忆、孔子学堂、名人书画等展区,以及纺织、酿酒、磨豆腐、粉坊等北赵村的传统工艺和产业。
郝屯村场馆于2023年9月建成,总占地面积约730平方米,总投资140万元,是目前枣庄市内规模较大的全方位展示孝善文化的展馆。下步,级索镇、郝屯村将在现有基础上,以地名文化为主线,调整设置历史沿革、近代孝文化传承、善文化传承馆3个单元。突出该村曾得名“孝母村”的由来,即清代村民芮饱欢行乞供养母亲,最终殉母的感人故事。馆内的亲情互动区、孝善礼仪区、文创产品区等,充分利用优良的家规家训、家庭传统、家族传承、碑谱古训,以及村内道路命名为“孝母街”、“孝善街”、“敬老巷”等方式,不断传承弘扬孝善特色的地名文化。
编辑 | 王浩宇
责编 | 岳 涛
校对 | 刘 浩 赵恒飞 胡乐同
校审 | 王有成
终审 | 翟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