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14日,我参加了由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在北京举办的“护童成长”项目优秀儿童主任激励计划,这是一次深刻而富有意义的经历。
“护童成长”项目旨在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课程,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次在北京的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5个省份的儿童主任代表,共同为儿童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12月12日,我们在北京大学开展了研学活动,活动中,我们聆听了北京大学社会系邓锁博士、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儿童发展部主任黄悦关于儿童原则为题的授课,并围绕儿童主任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通过案例分享,与其他儿童主任的交流分享,让我受益匪浅。大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儿童成长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经验。这些交流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课余时间,我在学习之余了解北京大学的发展史,身临其境地感悟这所百年名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
12月13日,我们首先参访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处处长朵拉女士向儿童主任致以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理念及项目开展情况,项目官员孙雪婉、李侁瑞就儿童权利及残障平等议题与儿童主任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让我了解倾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知道倾听是一项综合性的技能,需要具备全神贯注的态度、理解并反馈对方的情感和意图的能力、良好的倾听方式和内容、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以及实践并应用倾听技巧等条件。也让我明白了残障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残障体验—我们是他们。残障人群也是普通人—他们是我们,我们和残障人群本不应有我们和他们之分,我们都是普通人。其后,儿童主任们来到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通过沉浸式观展,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在促进妇女儿童发展、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方面的文化传承及工作成就。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我们与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部室人员围绕职责使命,面临挑战等方面谈认识、谈体会、谈建议。从中我体会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儿童的成长需求,特别是要为孤困儿童提供关爱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还知道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儿童的需求。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加此次“护童成长”项目,让我收获颇丰、感悟良多。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儿童关爱服务贡献力量的决心。未来,我会将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