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界河镇104国道西侧,坐落着一个拥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普通村落。然而,村子里却有一户不普通的人家。这里的“不普通”并非因其家庭富有,而是生活的挫折始终如影随形,可他们却又能在困境中感受到幸福。因为在艰难时刻,他们得到了来自政府、村级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及学校老师的温暖陪伴,这些力量如同点亮了孩子前行道路上的“希望灯塔”。
这个家庭中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名叫孙家德(化名),男,15 岁,出生于 2009 年7月。提及家德,他是奶奶的心头挚爱,是邻居眼中的好孩子,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也是同学的学习榜样。由于家庭并不富裕,且孙海身体欠佳,两人在2007年登记结婚时都已年过四十。婚后,因身体原因一直未能生育。一直渴望成为父亲的孙海,于 2009 年收养了一名男婴,取名孙家德。孙海体弱多病,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在家种地维持生计。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但作为父亲的孙海以及爷爷、奶奶对家德疼爱备至,生活也因家德的存在而充满希望与信心。然而,母亲徐本苓却并未因家德的到来而珍惜这个家庭,不久后,她便因家庭贫困,毫无夫妻、母子、婆媳之情地留恋,远走他乡另组家庭。在家德的记忆里,母爱是一片空白,但这并未影响这个可怜孩子的成长。家德自幼比周围的孩子更加听话懂事,尤其是上学后,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每次考试都在班级前两名,每年都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家德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乐于助人,品德高尚。因孩子的优秀,也让周围邻居对这个贫困家庭投来羡慕的目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2年,家德的父亲孙海因突发性脑出血去世。孙爷爷因儿子离世,顿感生活失去了依靠,特别是孙子还小,正上初一。照顾家德的重担便落在了年迈多病且身患残疾的爷爷、奶奶身上。界河镇民政科通过村干部反映并走访了解情况后,于2022年8月主动来到其家中,及时为家德和他的爷爷、奶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让这个家庭在经济上有了支撑。这位 75 岁的老人逢人便说:“虽然儿子没了,但政府给我们办了低保,让我们老两口和孙子有了新的依靠,孙子上学也不用我操心了,感谢党,感谢政府!”这是老人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然而世事难料,在儿子去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位善良的老人也因病于2023 年抛下老伴和疼爱的孙子,追随儿子而去,给14岁的家德又一次沉重打击。从此,家德与 79 岁的奶奶相依为命。为鼓励孩子自强不息,给予他更多的温暖和陪伴,滕州市孤困儿童团界河分团每周都会去家德家中看望他们,帮老人打扫卫生、收拾家务,还购置了洗衣机、床上用品等。他们经常在家中包水饺,陪老人和家德一起吃饭,为老人和孩子树立生活的信心,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村干部、公益岗、儿童主任也经常到其家中对老人和孩子进行随访服务。滕州市慈善总会界河分会每年都会给予家德一定的困难学生慈善救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家德没有因家庭的变故而影响学习成绩。2024 年 6 月,就读于界河中学的家德在中考中取得了 601 分的优异成绩,被滕州一中录取。家德的初中数学代课教师孔老师为他缴纳了3700元的学费,界河慈善分会也给予了 2000 元的救助。在得知家德的境况后,9月8日,市民政局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联合红星美凯龙滕州分公司,组织爱心企业来到界河镇包括家德在内的五户困难学生家中,现场给予每名学生2000元现金资助。红星美凯龙滕州分公司彭总表示,公司计划长期资助这5名学生,以帮助困难家庭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中秋节放假期间,与家德在民政办公室见了一面,作了一些交流和在校情况的了解。
据了解,家德如今各科成绩皆较为出色,中秋放假前只进行了两次数学考试,第一次他斩获满分佳绩,第二次考试难度增大,他亦取得了130多分的优异成绩,在班级中依旧名列前茅。交谈中,家德倾诉:“在我父亲和爷爷去世的那段时间里,我常常在夜里流泪,这一切都埋在我心里无人诉说。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好好学习,回报叔叔阿姨和老师们的关心与帮助。我争取考上最好的大学!”多么善良坚强的孩子,和家德的交流后,我心里更多的是酸楚,就用时间在这个孩子身上去验证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吧!
编辑 | 刘永基(界河镇信息调研员)
责编 | 耿 军(界河镇民政事务岗主管)
校对 | 刘 浩 赵恒飞 胡乐同
校审 | 王有成
终审 | 翟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