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滕州市柴胡店镇安后村葡萄架下休闲长廊内围坐闲谈的群众来往络绎不绝,昔日的休闲场所,如今已变成村内移风易俗的重要宣传阵地,伴随阵阵欢笑,一场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正在举行,这个村红白理事会会长钟世金用接地气的“大白话”,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
乡村振兴不振兴,要看乡风好不好。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为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柴胡店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建设,通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幸福积分、家风家训等多种途径,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勤劳节俭,宣传孝善美德,不断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落细落小、走深走实。
“村规民约制”引领文明新风尚。“村规民约是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通过的,其中移风易俗的内容,既符合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又符合村级实际情况,受到广大村民的支持。”胡楼村党支部书记张鹏介绍道。为制定出一份立得住、行得通的《村规民约》,柴胡店镇在尊重村情民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组织各村召开倡导文明新风主题会议,制定并修订村规民约,由镇社会事务办牵头对全镇村规民约内容进行指导审核,全镇41个行政村都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从环境卫生、邻里和谐、遵纪守法、美德传承、精神文化、志愿服务等方面,为村民提供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确保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展现出基层治理新风貌、新风尚、新活力。
走进柴胡店镇沙庄村,乡村道路宽敞平坦,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子里,写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内容的文化墙和宣传栏随处可见,这些内容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村民的日常行为习惯,起到了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作用。
编辑 | 刘大祥(柴胡店镇信息调研员)
责编 | 张 杰(柴胡店镇民政事务岗主管)
校对 | 刘 浩 赵恒飞 胡乐同
校审 | 王有成
终审 | 翟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