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文明婚俗 弘扬时代新风
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以省级婚俗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径,在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传承良好的家风家教、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文明婚俗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加强组织领导,为文明婚俗强支撑。一是强力推动。成立市婚俗改革工作专班,推动婚俗改革。出台《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深化移风易俗倡树婚丧新风考核实施细则》,将婚俗改革工作纳入对镇(街)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纳入商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监督检查。二是赋能培训。按照基层干部“点单”、市民政局“配餐”的思路,开展“市民政局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对全市1180个村(居)红白理事会的骨干成员进行培训,提升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以文化“软实力”打造婚俗改革“硬支撑”。三是发动群众。切实发挥群众参与婚俗改革的主动性,围绕“婚丧嫁娶简单办、恶俗婚闹零出现、高价彩礼说再见、文明婚礼做模范”等内容,着力下好“村规民约补充完善、红白理事会议事监督、群众红白事报备承诺一盘棋,形成“党员干部带头、群众标榜律己、理事会监管到户”的新格局。
弘扬婚俗新风,为幸福婚姻添色彩。一是加强特色婚姻服务供给,让优秀婚姻文化有传承。打造婚俗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婚俗文化展厅、婚俗文化长廊、特色颁证厅举办婚前教育课堂,引导新人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开展“志愿者+婚姻家庭”活动,提供情感辅导、心理疏导、关系调适等服务,帮助夫妻建立良好关系和维护家庭和谐。举办新时代婚姻家庭法律大讲堂,宣讲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传播优良家风家教。二是加强文明婚俗实践培育,让婚事新办有仪式感。引导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志愿服务队”和红白理事会积极协助新人课划“单车迎亲”、“公交变幸福婚车”婚礼事宜,支持镇(街)领导干部为新人致新婚贺词,在婚礼仪式颁发“倡树婚育新风文明示范户”奖牌,引导新人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倡树文明、简约、绿色婚俗礼仪。三是加强活动成效辐射推广,让婚俗改革品牌有影响力。深度挖掘本土婚俗文化,邀请金婚夫妇、劳动模范等参与集体婚礼,持续擦亮“荷你有约·锁爱一生”婚姻服务品牌。
强化示范引领,为婚事新办免后忧。一是强化惠民政策落实,让婚事减负有实感。严格落实婚姻领域惠民便民政策,实施婚姻证件工本费和照相费用全免除,每年为群众免除费用60余万元。提升婚姻登记数据管理质量,开展巡回补领结婚证服务,完善婚姻登记数据1400余条。开展婚姻登记事项跨区域办理,办理婚姻登记200余对。开展婚姻登记历史数据整理补录工作,补录婚姻登记数据50余万条。二是严抓重治恶俗陋习,让婚事新办无压力。印发《关于开展婚庆陋习整治活动的通告》,开展不文明婚庆活动整治工作,婚事承办机构、当事人签订抵制婚庆陋习承诺书,从源头上遏制婚庆陋习的发生,解除新人办婚事的后顾之忧。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群众学习有模范。通过开展“颂党恩传家风”等家风家教宣传、“移风易俗赶大集”主题宣传和“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评选表彰等活动,让群众践行文明婚俗有面子、感光荣,形成践行婚俗新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