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山东省非遗IP应用案例名单,我镇《“可玩、可学、可用”的趣味非遗–巧林榫卯积木IP》凭借对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及成熟IP运营模式成功入选,彰显了我镇非遗活化传承的创新成果与实践深度。


《“可玩、可学、可用”的趣味非遗–巧林榫卯积木IP》以“文化+科技+教育”的创新路径重塑非遗生命力。该IP通过标准化榫卯接口实现千变万化的创意拼搭,既能拼出善国牌坊等本地地标,又可构建现代建筑与科幻造型。目前,该IP已走出国门,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南沙河镇始终将本土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重要工作,通过持续深挖区域文化资源,已将19项非遗好品纳入保护体系,为地方文化发展注入鲜活动力。近年来,新国红木家具、前辛章草编、巧林榫卯积木、刘氏木雕等先后获评枣庄市级、滕州市级非遗工坊;上徐手工粉条制作技艺、北古石猫头鞋系列缝制技艺成功入选滕州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玉坤(刘氏木雕)、郝立岩(巧林榫卯积木)、王静静(大唐汉服娃娃制作技艺)3人,获评滕州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图文丨魏明婧
审核丨陈 涛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