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本市动态 > 乡镇街道 > 龙泉街道

龙泉街道:文化书院“点单式”服务 “活”了文化“圈”了粉

时间:2025-09-11 来源:

在龙泉街道,一座座充满墨香的文化书院,正以“群众点单、社区接单、精准派单”的创新服务模式,打破传统服务壁垒,将文化滋养与民生温度送到居民心坎上,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活力在文化沃土上蓬勃生长。

精准“问需”:让群众诉求“落”实处

“以前社区搞活动,有时热闹一阵却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需要啥,社区就办啥。”提及社区的变化,樱花苑社区居民李阿姨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为摸清居民的“需求清单”,街道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线上依托社区微信公众号、居民网格群及“泉馨居”小程序,设置“点单入口”,居民可随时留言“书法培训”“健康讲座”“亲子手工”等需求;线下组织网格员、文化志愿者开展“问需”行动,面对面记录不同群体的“专属需求”,形成动态更新的“需求台账”。

针对暑期家长“看护难”痛点,社区从台账中筛选出双职工家庭需求,联合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推出“暑期托管+文化课堂”服务,围绕思想引领、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核心维度,开设非遗体验、价值观课堂、科技探索等课程,构建全方位成长支持体系,既解家长燃眉之急,又让孩子在传统文化浸润中成长。“孩子每天回来都念叨书院的土陶课,还说要把作品送给爷爷奶奶,这样的服务太暖心了!”居民张先生笑着说。

特色“派单”:让文化活动“活”起来

依托“需求台账”,社区“精准链接”省级文化资源,让居民在文化书院里就能听名家讲课,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联动辖区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专业培训机构等资源,打造“特色服务菜单”,让居民从“要服务”变为“选服务”。

围绕传统文化传承,邀请省文联选派专家、非遗传承人等走进书院,开设曲艺鉴赏课堂、面塑制作、药膳食疗课程等活动,在指尖感受非遗魅力;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期间,推出“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包粽子、做月饼、写春联,让居民在互动中重拾节日仪式感。

“社区这周有啥活动呀?”“想找个地方和邻居一起玩!”街道聚焦不同群体需求,以分层化、定制化的服务设计,让不同群体都能在文化书院找到适配的服务,真正实现“需求有回应,服务有温度”。如今,走进龙泉街道各文化书院,从声乐到舞蹈到乐器、从读书到电影到运动,从周一到周日,从清晨到傍晚,总有适配的活动在开展,全方位覆盖全年龄段居民需求。

多元“赋能”:让文明力量“传”下去

社区不只是服务的“提供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依托文化书院,社区开设“多元赋能课程”,让道德力量、文化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红色教育课程成为“必修课”,社区邀请退役军人、老党员担任“红色讲师”,讲述滕州本地革命故事,通过“听故事、看实物、谈感悟”,让红色基因代代传;“红七月·服务月”便民志愿服务活动,特别设置雷锋精神宣讲环节,有效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吸引更多人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从“红色基因铸魂”到“诚信理念生根”,龙泉街道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文明扎根社区。

同时,各社区鼓励居民从“参与者”变为“志愿者”,组建“文化志愿服务队”,不少参加过剪纸课、书法课的居民,主动化身志愿者,为其他居民传授技艺;暑期托管班的学生家长,也自发轮流参与管理,形成“服务他人、收获成长”的良性循环。

如今,走进龙泉街道的文化书院,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书法室里墨香阵阵,老年人们挥毫泼墨;活动室里笑声不断,孩子们在做手工;讲堂里座无虚席,居民们认真聆听健康讲座……“点单式”服务让这里不再是单纯的文化场所,更成为居民的“幸福驿站”。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