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街道和家园小区北门西侧路段,因梁场拆迁区域建设施工,南邻安居街和杏坛市场等原因,流动商贩经营活动日益频繁,占道经营、卫生脏乱等问题亟待解决。对此,龙泉街道万达片区坚持“疏堵结合、服务民生”原则,联合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示范区大队,通过“科学规划、多元共治、长效管理”三法并举,将梁场拆迁区域施工围挡南侧规划为便民摊点群,把流动摊贩请进来,既破解市容秩序维护难题,又保障群众生活便利,让城市“烟火气”与“文明风”实现了有机融合。
科学规划,合理疏导,体现管理“温度”
片区充分兼顾居民对便利生活的需求与摊贩的生存诉求,联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示范区大队、交警四中队实地查看现场办公10余次,秉持方便群众、合理布局的原则,综合考虑交通、市容和居民生活等多重因素,最终将梁场拆迁区域施工围挡南侧规划作为便民摊点群使用。该区域共设置4排摊位,规划固定摊位50个,每个摊位面积约6平方米,既满足了经营需求,又避免了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多元共治,规范引导,确保经营“有序”
探索实施“3+N”管理模式,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示范区大队牵头成立联合巡查组,社区网格员化身矛盾调解员,交警部门进行道路车辆维持,摊主自行负责摊位内及周围环境保洁。社区先后召开便民摊点规范管理会议5次,向商贩明确经营规范、管理制度,涵盖经营时间、摊位摆放、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具体要求,并张贴规划效果图进行实地解读,确保商户对规则一目了然。
长效管理,巩固成效,实现治理“常态”
采用“动态+优先”原则分配摊位,流动商贩动态使用摊位,同时,片区根据商户反馈和居民意见,调整摊位使用布局。采用“定点+定时”原则管理摊位,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城管队员组成联合巡查小组,每日开展“早中晚”三时段全覆盖巡查,实时掌握摊贩经营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问题,确保便民摊点群规范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