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本市动态 > 乡镇街道 > 龙泉街道

共饮一江水 彼此同甘美!——文化书院诗意场景的龙泉勾勒

时间:2025-08-06 来源:

若将文化社区比作一汪活水,那居民便是水中的鱼儿,唯有相互交融、彼此激荡,才能让这方水土充满生机。龙泉街道以文化社区书院为核心,将“共饮一江水”的理念化为生动实践——书页间流转的墨香,邻里活动中漫溢的笑谈,社区烟火里生长的默契,恰似水流般滋养着每个角落。居民们在书院的文化浪潮中共同参与、彼此滋养,让社区成为充满温度的精神家园。

文化为“源” 让“活水”润民心

“以前总觉得文化是书本里的字,现在才发现,它就在我们一起做的手作里、聊的故事里。”社区居民郭阿姨说这话时,正和孩子在文化书院的“非遗小课堂”里学习制作非遗“松枝鸟”。街道深知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流动,为此,书院不设“围墙”,而是像开源的活水般,让文化资源流向每个角落:开设“邻里学堂”,邀请居民中的能工巧匠当老师,剪纸、合唱、书法课上,大家既是学生也是老师,知识在互教互学中流转;举办“聊吧”“茶话会”“社区故事会”,老人们讲过去的生活,家长们聊科学的育儿方法,年轻人谈创业的故事,孩子们说校园的趣事,不同的经历在分享中碰撞出共鸣;设置“照片墙”“艺术角”,“照片墙”上整齐排列着读书会的活动瞬间,“艺术角”中,孩子们的手工作品错落摆放……在文化书院物品成为情感传递的使者。这汪“文化活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却在你来我往中浸润人心,让每个人都能触摸到社区的温度。

参与为“流” 让“细流”汇江海

“上次提的‘亲子沐书香’建议被采纳了,现在每周都能和孩子一起领读,太开心了!”说起自己参与书院活动策划的经历,年轻妈妈李女士难掩兴奋。在龙泉街道看来,居民的参与就像涓涓细流,唯有汇聚起来,才能形成文化江海。书院专门开辟“邻里心声汇”,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交流会,收集居民对文化活动的想法:喜欢安静的,便增设“深夜自习室”;关注成长的,就推出“家庭教育讲座”;偏爱互动的,定期组织“社区趣味运动会”。更妙的是“社团管家”制度——每个活跃在书院的文化社团都有居民自发担任的“管家”,“管家”牵头统筹,从主题策划到现场组织全由大家说了算。有人把交谊舞队、电吹管、合唱团请进文化书院办文艺汇演,有人发起“旧物改造”环保活动,还有人组织“家庭日”传递健康生活理念……这些由居民自发创造的活动,像一条条细流奔涌向前,让书院始终充满新鲜感与活力,也让“我的社区我做主”从口号变成现实。

共生为“岸” 让“港湾”聚真情

文化书院里,常有这样的场景:老人在书画室泼墨挥毫,年轻人在自习室备考,孩子们在游戏区嬉笑,偶尔有人起身给邻居递杯热水,或是凑在一起讨论刚看的新书。这温暖的画面,正是龙泉街道打造“共生之岸”的初衷——让文化书院成为居民情感停靠的港湾。书院的空间设计处处透着巧思:开放式的“共享客厅”没有隔断,方便大家随时交流;“图书漂流”区,有人写下“求借一本育儿书”,很快就有邻居回复“我家有,明天带来”。在这里,文化活动只是纽带,真正连接人心的是那份“共在”的默契;谁家孩子没人接,书院的“暑期课堂”能帮忙照看;谁遇到烦心事,“聊吧”的居民志愿者会耐心倾听;就连传统节日里的“敬老百叟宴”“腊八粥飘香”,也是大家分工协作,在烟火气中把“邻居”变成“家人”。

传承为“脉” 让“新韵”续悠长

文化书院里,“新潮”与“传统”从未脱节。“这门剪纸手艺,以前就怕没人学,现在定期开课,越来越多的居民朋友都参与抢着参加课程。”付氏剪纸第四代传承人付兴辉老师谈起变化,嘴角漾着笑意。书院特意搭建“老带新”的传承桥梁,邀请非遗传承人担任“文化主理人”,在“非遗工作坊”里手把手教年轻人捏土陶、做面塑、扎风筝,这一道道传承的“波纹”,让文化在当下流动,更顺着时光长河延续。“没想到在社区文化书院还能学短视频剪辑,我拍的邻里生活片段,网上好多人点赞呢!”年轻居民小陈举着手机兴奋地说道;“机器人怎么会动呀”“它能和我说话吗”……科普馆里,寓教于乐、生动具体的科普互动小课堂提高了孩子们对科学创新的浓厚兴趣,这些涌动的“新潮”,让文化不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跟着居民需求成长的生命体。文化书院这一“活力场”,让“共饮一江水”的社区始终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朝气。

龙泉街道这方文化社区书院,就像一汪包容的水,不刻意雕琢却自成风景。居民们在这里共同参与、彼此成就,让“共饮一江水”的深层含义愈发清晰——所谓文化社区建设,便是我们因共同的热爱而相聚,因彼此的付出而温暖,在文化的流动中,把每个个体的微光,聚成照亮生活的星河。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