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社区里的欢声笑语,还是商圈中的诚信经营,亦或是邻里间的互助温情,都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龙泉街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五融入”工作要求,全方位推进核心价值观“五融入”工作,让文明新风在街头巷尾落地生根,让居民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感受核心价值观的温度与力量。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让“成长力”筑牢精神根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矩阵。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阵地,成立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各类家庭教育培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对现有阅读阵地进行资源整合、扩容提升,建成小红船书屋、农家书屋、社区图书点等,配备少年阅览室、“四点半”课堂等功能室,紧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以陪伴成长、快乐学习为主要内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渗透作用,努力打造青少年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依托“一塔六馆”、弘道主题公园等本地文化资源,积极推行体验式教学,构建“校内+校外”联动教育体系,引导未成年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培育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以文化惠民为重点 让“烟火气”绽放文明之花
以“文化聚人气、文明促和谐”为思路,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群众活动。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写春联送祝福”“包粽子品民俗”等活动,将传统节日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和培养辖区能人、文艺骨干、手工达人,发挥群众在文化创造的内生动力和引领示范作用,积极组织开展“社区文化节”“戏曲进乡村”等各类文化活动,以“群众之手”送“群众之门口”,让文化生活以更鲜活的方式活跃于群众日常生活中。深耕文化浸润路径,构建“价值认同—实践参与—情感联结”的动员体系,以“善”文化为核心,创新构建“社区搭台、多元参与、居民受益”的公益生态圈,通过“墨子书院”“社区书房”等载体将核心价值观具象化。
以服务惠民为支撑 用“零距离”传递民生温度
“以前换个拉链要跑老远,现在社区门口就有师傅帮忙,太方便了!”“文明集市”上,居民王阿姨拿着刚修好的外套点赞道。针对辖区居民“办事便利化”需求,创新打造“一站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市,通过社区“搭台”,志愿者“摆摊”,群众“赶集”的形式,紧密结合群众实际需求,组织各社区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志愿服务赶大集活动,“文明集市”设置免费修鞋、锵剪子磨菜刀、义诊、政策咨询等摊位,这些往日需要东奔西跑才能解决的“小烦恼”,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搞定。打造“民事直说间”“睦邻会客厅”等自治队伍,以“友善”态度和专业能力解决邻里纠纷,营造和谐共处环境。定期举办矛盾调解案例分享会,通过真实案例教育居民学会换位思考、相互尊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发生,让“和谐”“法治”“善治”理念贯穿社区管理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