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龙泉的街头巷尾,处处可见文明的印记、幸福的痕迹。今年以来,龙泉街道以建设“共享+”为抓手,从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做起,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市民素质,努力打造美丽幸福文明家园,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和谐宜居文明舒适度 推进秩序环境齐改善
街道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今年以来,不断通过“微改造”提升小区环境、改善城市空间,一个个幸福食堂、口袋公园、运动空间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应运而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景观小品别具匠心,公益广告覆盖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建筑围挡,城市处处都是向上向善的文明景象。突出主题阵地特色,打造全民健身广场、民主法治广场、万达商圈、荣军街区等特色场景,成为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街道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品质提升工作,不断深挖城市“边角地”潜力,持续做好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和停车空间资源开发,加快充电车棚、停车位规划建设,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感,使城市“边角地”变成“金边银边”,让“剩余空间”成为城市新亮点。




文化厚重文明深度 促使满意幸福双提升
街道紧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重要节点,开展非遗体验、戏曲表演、电影放映等“小微”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邀请专家讲师、百姓巡回宣讲团积极开展“滕爱有家 相伴成长”家庭教育智慧课堂、和悦亲子读书会、“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巡回宣讲、“科普汇·惠万家”全国科普日科普活动等,把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优秀文化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暑期课堂也是供不应求,今年,街道联合团市委面向辖区儿童开展青少年暑期“暖心课堂”活动,资源下沉社区,组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减轻双职工家庭的负担,帮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寓教于乐、富有意义的暑假。
街道始终把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着眼点,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文明实践有机结合,开展便民服务、知识科普、政策辅导、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以志愿之美,践文明之行,让群众通过文明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素质能力,增强获得感归属感。




崇德向善文明温度 引领文明和谐新风尚
道德典型是鲜活的价值引领,来自身边的道德典型,则更润物细无声。近年来,街道通过深化先进典型培树,畅通发掘身边好人的绿色通道,构建发现“最美”、宣传“最美”、学习“最美”、关爱“最美”、争做“最美”的良性循环机制,越来越多“善行义举”“平民英雄”从“幕后”走向“台前”,让群众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开展“最美龙泉人”评选,出台礼遇先进模范实施办法,举办先进模范事迹报告会,让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都能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街道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人、洗礼人、滋养人,积极加强社会正面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户外电子显示屏、公众号、视频号平台等宣传渠道,推送“移风易俗新风尚 美德健康新生活”文明倡议书、开设【有事@网格员】、【泉心办 泉力办 泉速办】宣传专栏、播放道德模范事迹宣传教育片等,大力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传递社会正能量,滋养城市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