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生于有而废于无,人富而仁义附焉。今年以来,龙泉街道紧扣“龙泉有礼”文明实践内涵,着力在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上下功夫,道路交通井然有序,街坊邻里文明礼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随处可见……文明有礼在龙泉蔚然成风。



全域开展 文明同行 兴有礼实践
为推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礼践礼、处处见礼展礼”风尚,街道开展机关先行、行业示范、区域展示、人人代言等实践活动,把文明礼仪教化融入市民教育、文明实践、政务服务等各方面,因地制宜设置“有礼讲堂”,开展百名志愿者有礼宣讲,形成人人学礼知礼的浓厚氛围。街道组织开展“最美龙泉人”“黄河大集·善城礼遇”“礼遇志愿者 弘扬‘帮有礼’”等活动,深化美德信用工作体系建设,滕州首家美德信用合伙人礼遇超市在龙泉街道揭牌。各社区(村)广泛开展“社区文化节”“唱响社区和谐之声”“学习身边好人 传递榜样力量”等系列活动。同时,在各办事窗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单位等示范践行文明礼仪、优质服务,形成齐亮身份、共建窗口文明的浓厚氛围。



细处着手 润物无声 塑有礼品牌
聚焦“关键小节”,街道持续深化“礼让斑马线、聚餐用公筷、随手做志愿、垃圾要分类、宴席不铺张、带走半瓶水”等十大文明行动,常态开展“有害垃圾集中收集宣传”“移风易俗四倡四禁主题宣讲”“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各社区(村)提炼优秀地域基因、擦亮社区文明实践品牌,实施“有礼传播”计划,推进文明解码、品牌可视,解读“龙泉有礼”的目标指向、内涵要义。同时,线上创作发布主题歌曲《争做文明有礼龙泉人》《龙泉把文明唱给你听》等作品,进一步营造“龙泉有礼”氛围;在市政设施、城市景观、交通节点、口袋公园等场景广泛使用品牌标识,让“龙泉有礼”品牌处处可见。



构建机制 内外兼修 育有礼生态
街道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培育选树褒奖宣传工作。推动美德信用和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出台“个人诚信积分管理办法”和“美德信用合伙人”等制度,推出美德信用“泉泉券”,营造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一塔六馆”、墨子文化民俗街等,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构建“以文润心 以文化人”的通达机制,实现以文聚民乐民育民。着力培育文明风尚,深化诚信宣传教育,开展“巧手传诚信 剪纸扬美德”“人人讲美德 事事讲诚信”“诚信与我同行 共建信用社区”等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居民诚信意识。深入推进龙泉好家风建设,开展“清廉文化进家庭”“家家户户亮家风”“家风故事”“亲子诵读”等家风特色品牌建设,引导广大家庭践行文明有礼的家庭文化。



聚焦民生 破难提质 重有礼“转化”
在“龙泉有礼”实践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街道积极探索精神价值向物质价值转化的模式,以精神文明的力量推进基层治理难题破解。各社区(村)以网格、小区等为依托,建设“有礼单元”,构建“幸福共同体”,通过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工作,助力基层平安建设。常态化推进为民办实事,通过文明实践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广泛征集群众需求,着力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公共秩序、文明习惯、环境风尚等“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街道持续推进“背街小巷改造”“共享文化广场”“增设充电桩”等70余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让群众从彬彬有礼的社会秩序、优质共享的社会生活和正气充盈的社会环境中感知舒适、感受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