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泉街道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做好“实”字文章,从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入手,不断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让辖区的“花朵”向阳而生、快乐成长。


以“室”润才 暑期精彩不断 满足现实需要
街道以寒暑假为重要契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未成年人活动室、青年夜校、图书室、科普室等“家门口”的活动阵地,搭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舞台,紧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以陪伴成长、快乐学习为主要内容,精心设计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主题实践活动。同时,针对辖区内双职工家庭、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假期“看护难”问题,组织“返乡”社会实践大学生在暑期开展“暖心课堂”活动,在解决儿童“看护难”问题的同时,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以“制”润行 多方协同发力 守护精神家园
街道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健康发展为总目标,以“共建共享”为基本路径,构建街道牵头负责、学校协调配合、社会广泛参与、家庭共担责任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动机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体,通过“文明+专业+项目”的模式,联合团市委、消防大队、辖区学校、社工组织等专业力量,开展了“护苗·绿书签行动”“滕爱有家 相伴成长”家庭教育智慧课堂等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德”润人 筑牢理想信念 厚植爱国情怀
街道坚持以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我们的节日”“滕言善语 泉响增信”等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开展“童心沐党恩 书香伴成长”和悦亲子阅读活动、“童心向党 礼赞中国”庆“七一”、“雷锋精神‘袋袋’相传”布袋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努力打造青少年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在辖区青少年心中播撒“红色种子”,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以“家”润心 常态长效落实 滋养德育花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家长学校作用,全力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强化社区服务阵地建设、建立完善运行机制、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实现社、家、校紧密连接。各社区家长学校定期邀请专业老师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常态化开展亲子阅读、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不断拉近亲子关系,让家长树立正确榜样、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