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社区工作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的直接执行者,其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为民服务的质量高不高、效果好不好。为此,龙泉街道持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认真上好“三堂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能力优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上好“理论课”,破解工作难题。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聚焦基层“发展需求”,由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及社区党委书记共计43人组建培训师资库,组织社区工作者开展履职能力培训15次,动员近1000人次,就社区治理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培训、现场解答,不断提升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


上好“研讨课”,理清工作思路。为进一步精准把握社区情况,动态定位群众需求,社区工作者要坚持问题导向,化解矛盾纠纷,乐做群众诉求的“传声筒”。12个城市社区实行网格周例会制度,开展“社工上讲台”,每名社区工作者轮流上台发言,分享在入户走访和矛盾纠纷中的好经验,共同就网格中热点难题进行交流讨论,以网格中的小事为切口,分享在基层治理中的“大智慧”,做到信息共享、方法共商、困难共解。


上好“实践课”,提升工作能力。社区工作者全部下沉网格担任网格员,负责网格内各项事宜,直面群众、直面问题。针对工作经验不足、群众工作方法欠缺等问题,探索建立“导师帮带+跟岗锻炼+素质拓展”的培养机制,通过“青蓝结对”,结成互助“搭子”60余对,让经验丰富社区工作者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年轻社工“见贤思齐”,在实践中锻造“宽肩膀”、练就“真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