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夕阳西下。沿善文街东行,整洁的街道,精致的墙绘韵味十足,一笔一画勾勒出迷人风景,充满意境与生机。
“以前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现在就像走在画卷里一样,欣赏着这些墙绘、灯光,真是美的享受!”徜徉在小巷上,赵大爷脸上挂着笑容,竖起大拇指讲述着这条小街巷发生的变化。
背街小巷里有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是市民一日日的烟火生活,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经过近三年的整治提升,龙泉街道一条条背街小巷变得整洁、美丽、生动起来,积极融入城市更新的协奏曲,正奏响新的华彩乐章,开启了背街小巷“建设+提升+管理”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治理。截至6月中旬,街道已有48条背街小巷完成整治,1条处于施工状态。


制度“撑腰” 发挥顶层“驱动力”
街道建立“建设性验收+管理性验收”的递进式考核,实现背街小巷治理精细化、长效化。配套了《龙泉街道垃圾分类管理考核办法》和《龙泉街道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计划》,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启动建立完善背街小巷“巷长制”,实现背街小巷管理“全覆盖”,明确每条背街小巷由社区一名同志任巷长,各巷长对挂钩背街小巷市容环卫责任制管理、立面整治效果、户外广告监管、景观亮化照明、停车设施规范、环卫精细保洁、违法建设管控、占道经营管控等城市管理秩序负总责。


自我“加码” 提升创新“影响力”
按照“一路一策”精准施治、综合施治的方针,坚持规划先行,以民众需求为导向,融合地方特色,对具有文化积淀、历史遗存等特殊价值的背街小巷,注重人文背景的挖掘、保护和展示,进一步提升了背街小巷环境品质,先后打造了有凤来仪、鲤鱼跳龙门、一塔六馆、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等文化展示墙。


巧借“搭台” 培育品牌“竞争力”
将背街小巷建设纳入街道、社区惠民实事项目,打造背街小巷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周督导、月通报”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各片区提高对背街小巷治理的重视程度,力求从根子上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真抓、真干、真落实的姿态确保全街道背街小巷整治工作真正做到服务人民、呼应民生,背街小巷环境治出真实效。
城在绿中,家在园旁,人在景里,一条条背街小巷焕发新活力,市民住得舒适,行得顺畅,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