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推动非遗传承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11月13日,级索镇团委、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滕州市第十一中学联合,在斗拱文创基地开展“非遗薪传·斗拱寻根”主题研学活动,30余名师生代表在实践中触摸匠心、感悟文脉。
活动开始前,“滕州市第十一中学非遗研学基地”挂牌仪式顺利举行,级索镇第十一中学副校长刘波与基地负责人共同为研学基地揭牌,标志着校地共建非遗传承平台正式落地。在基地展厅,讲解员结合级索镇斗拱文化传承脉络,生动阐释了这一“建筑活化石”的结构智慧与象征寓意,将斗拱的文化内涵与鲁班“百工圣祖”的传说相结合,让师生们深刻领略非遗背后的匠心精神。
在非遗技艺体验环节中,学生们分组参与鲁班锁拼装与斗拱模型搭建。在坝子涯村党支部书记王明的指导下,大家专注钻研榫卯结构的契合之道,在协作中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探索氛围。此次活动还融入级索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文化人”理念,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非遗走出课本,成为可触摸、可实践的文化课堂 。
此次校地联动研学,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非遗魅力,更以“非遗+研学”模式为级索镇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为乡村振兴厚植文化根基。下一步,级索镇将以斗拱研学基地为依托,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