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基本公共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最基础的部分,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滕州级索微信公众号开设【基本公共服务 共建善城家园】专栏,全方位展示全力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取得的新成效、呈现的新亮点,打好为民服务“组合拳”,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满意。
分类“出实招”提升社会救助效能
通过建立“主动告知、主动发现、快速反应、即时救助、跟踪转介”的闭环救助模式,聚焦群众需求、满足群众期盼,全力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打响“级时助”社会救助品牌。以群众需求为切入点,在便民服务大厅搭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便民服务窗口,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每月进行一至两次的社会救助政策宣传、集中办理点服务,现场讲解帮扶救助政策。在水磨庄村投资10余万元建设政策宣传一条街,建设村级社会救助帮扶站、残疾人之家、儿童之家、长者食堂、幸福院等村级救助帮扶站点,全力打造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
助老 “用实劲”提升养老慈善服务
为积极应对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增多的现状,满足老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需求,级索镇建设完成了集养老康复、卫生医疗一体的医养结合一期项目,设立失能半失能护理床位449余张,入住敬老院老人110余人。前泉村、北赵村、水磨庄3个村建成村级幸福院,潘楼村、水磨庄村、千佛阁村、前杨岗村、南孔村等8个村建成长者食堂,并常态化运营,郝屯、千佛阁、后王晁3个村建成标准化卫生室,打造集日间照料、老人就餐、残疾人康复为一体的村级供养体系。为提升老年人就餐体验,各村在“食”惠上“下功夫”,以村集体收入为基础、爱心人士捐赠为依托,实行村内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并为行动不便老人送餐上门,便捷、舒心、暖心的用餐服务,构建出了和谐养老“生活圈”。
关爱“见实效”提升未成年人保护
以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主线,建设镇未成年成保护站1处,完善提升千佛阁村、后泉村、前泉村、水磨庄村、北杨楼村5处儿童之家,周末、假日期间为孤困、留守儿童开放,提供心灵辅导、书法训练、家庭学习、娱乐交流等服务,打造出了儿童健康成长的快乐驿站。积极联合社会组织、医院、志愿者等爱心企业和人士,携手开展孤困儿童关爱帮扶工作,为他们营造幸福祥和的生活学习氛围。多样化举办各种“庆六一”志愿服务活动,为孩子们营造出了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节日氛围。
下一步,级索镇将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态度、传递民生温度,进一步完善“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