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本市动态 > 乡镇街道 > 界河镇

【优服务 增福祉】鲁班故里结硕果 文化源泉润薯乡——文体生活篇

时间:2025-10-10 来源:

界河镇紧紧围绕“鲁班故里、富美薯乡”特色定位,坚持以阵地建设为基础、品牌打造为牵引、融合发展为路径,系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优化设施功能、创新服务载体、整合文旅资源,持续完善覆盖镇村的公共文化网络,着力提升服务效能,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固本强基,建强公共服务“主阵地”。界河镇持续优化现有设施功能,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高效利用。依托“鲁班故里、富美薯乡”的独特禀赋,界河镇精心构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带状展示区。通过将“为民服务驿站”“鲁班文化、‘非遗’文化传承交流基地”“家风文化培育区”等功能板块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了从分散布点向整体联动的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功能日益完善,其内的文体活动室、书画交流室、舞蹈室、理论宣讲室等常态化向群众开放。灵泉山省级森林公园、鲁班功德堂、界河服务驿站、孟氏旧居家风家训馆、西孟龙山文化园、北沙河惨案纪念馆等既有场所阵地得到有效整合,通过统筹安排活动计划,形成了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文化服务网络。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推动工作重心从初期搭建向提质增效转变,使文明新风如涓涓细流,汇入千家万户,深刻滋养着乡村的精神沃土。

品牌引领,构建服务群众“新载体”。为深化“富美薯乡”文化品牌建设,界河镇创新打造特色文明实践品牌,推动理论传播与乡土实践深度融合。依托“书香润薯乡”理论宣讲品牌,组织“马铃薯田间宣讲队”深入种植基地,通过现场观摩、农技讲解、农耕体验等环节,让群众在实地参观中学习乡村振兴政策,在挥锄实践中感悟传统技艺价值。这种沉浸式宣讲既传播了农业科技知识,更让参与者切身感受到薯农的辛勤劳作与农耕文化的深厚智慧,实现了理论宣讲与情感共鸣的有机统一。通过组织开展百姓宣讲大赛、歌咏比赛、“村晚”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界河镇发掘并培育了一批扎根基层的文艺骨干与文化能人。表演主体从专业讲解员逐步转变为身边普通群众,内容也更加贴近生活、聚焦民生,真实反映了百姓心声与基层需求,实现了从“单向传播”到“双向共鸣”的转变。

融合赋能,擦亮鲁班故里“金名片”。界河镇注重将文化资源与地域特色相融合,提升服务内涵。随着西孟龙山文化园建设项目的推进,界河镇正积极探索将公共文化服务与未来的景区提升、亲子研学、薯业发展等项目相结合,为不同人群定制特色文化体验路线:红色教育路线以北沙河惨案纪念馆为核心,深切缅怀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军民,打造浸润式红色教育长廊,传承不屈民族精神;亲子研学路线依托土豆文化馆,通过互动展示与农事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少年在可感、可触的趣味互动中了解马铃薯生长历程与农业科技发展;生态人文路线串联灵泉山省级森林公园与鲁班功德堂等景点,让游客在山水之间感受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交融,亲身体验界河发展的多元风貌。通过三类主题路线的有机整合,有效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展现了“鲁班故里、富美薯乡”深厚多元的文化内涵。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