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界河镇积极探索文体惠民新路径,通过构建多元供给体系、激发内生动力、打造特色品牌,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文体生活蓬勃发展、遍地开花,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文化动能。
构建多元供给体系,筑牢文体服务“主阵地”。围绕满足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界河镇深挖“大主题”、聚焦“小切口”、突出“普惠性”,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持续拓展提升公共文化空间。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室、书画交流室、舞蹈室、围棋室、理论宣讲室等功能室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灵泉山省级森林公园、鲁班功德堂、界河服务驿站、孟氏旧居家风家训馆、西孟龙山文化园、北沙河惨案纪念馆等场所阵地文化活动开展频繁,有效构筑了文化共享服务圈。依托幸福食堂,常态化进行“餐前一刻钟”文化宣讲,开展“我们的节日+”送温情系列活动,不断丰富老龄群体的文化生活;按照“五有”标准,高水平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使文明实践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真正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繁荣乡村文化、展现农民风采、构筑精神文明”的百姓之家。
激发多元主体动能,注入持续发展“内驱力”。着力破解环境制约因素,建立健全保障文体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活力,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移风易俗以及传统文化宣讲等各类宣讲300余场次;镇、村志愿服务队伍围绕“五为”志愿服务、送文化下乡等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共计500余场次;举办广场舞大赛、农民趣味运动会、3V3篮球争霸赛、百姓宣讲大赛、歌咏比赛等,让群众在家门口近距离享受精彩的文艺表演、体验丰富的体育活动。持续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创新的“书香润薯乡 悦读心无界”全民阅读活动,培育创建“书香家庭”“书香社会”,让乡村阅读活起来、热起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绘就鲁班故里“新图景”。按照“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的理念,突出项目化、特色化、精品化。今年以来,文旅产业项目逐个落地见效,西孟龙山文化园建设项目预计今年建设完成。同时,全力招引景区提升、亲子研学、采摘游玩等产业链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发展特色美食、国潮文创、网红打卡等消费场景,全面增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以界河镇“四大文化”为抓手,阅读书画、非遗手造、戏曲下乡等文化形式为载体,创新主题活动形式,挖掘乡土故事,唤醒乡愁记忆,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感、归属感。针对参与文旅活动的不同人群订制“文化套餐”,形成特色鲜明的“鲁班故里”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