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村移风易俗,让现代文明理念厚植于乡村沃土已成为新浪潮。界河镇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系列活动中,切实以“文明新风”擦亮和美乡村底色,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移风易俗新风“吹散”陈规陋习。
增添文化“新元素”,移风易俗“新变化”。坚持以“文化播文明、乡村促蝶变”为底色,以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文物建筑等资源为着力点,将农耕文化、传统工艺、民俗礼仪、风土人情等元素与移风易俗相融合。孟氏旧居家风家训馆便是移风易俗阵地之一,定期组织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使群众深刻地感受到家风家教传承魅力,从而体悟移风易俗重要意义。同时,积极开展“村村有好戏”“黄河大集”、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等系列活动,聚焦群众喜闻乐见,潜移默化地将文明新风“吹入”群众脑中。


移风易俗“新思想”,倡导文明“新方法”。整治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一件要事。要针对农民急难愁盼精准施策,政策举措要接地气、更要有“泥土味”。比如,规范红白理事会、乡贤议事会等自治组织移风易俗工作章程,常态化开展婚丧服务、道德评议等,降低农村人情负担。通过开展“界河好人”全网征寻系列评选活动、“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等,让群众自发评选出身边一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新时代移风易俗典型模范人物,大力开展以“敬”树“优”、以“礼”易“俗”活动,结合传统节庆日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演出、农民趣味运动会等20余场次,寓“教”于乐、寓“治”于民。

强化示范“新标杆”,和美乡村“新文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必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自觉抵御不良风气,主动反对铺张浪费,敢于坚持自我革命,从不必要的人情往来中不断解脱,带头践行和传播“移风易俗、丧事简办”有关规定。界河镇基层党组织承担起移风易俗的直接责任,明确乡镇、部门责任清单,同步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从严规范党员干部操办事宜,严格执行报备制度,全面加强过程监管,实现党员干部移风易俗承诺全覆盖、操办报备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