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河街道紧盯“全域无死角”目标,针对辖区城市与农村并存、既有小区又有院落等特点,实施差异化整治,重点突破、全域提升,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找病灶”。针对城乡环境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街道-社区-村居”三级排查机制,实地检查道路沿线、河道沟渠、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并综合运用无人机航拍、网格员巡查、群众监督等多元手段,累计发现薄弱点位20余处,梳理共性、个性问题100余条。
坚持目标导向,分类“开药方”。聚焦排查出的问题,深入分析研判,精准制定措施,实施“一区域一方案”靶向治理,发动机关干部、村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等成立“突击队”,按照“全覆盖、零死角、彻清理”的原则,开展系列专项整治,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全域提升,推动整治工作从“面上清理”向“深层根治”转变。
坚持结果导向,全面“除病根”。聚焦小区、沿街商铺等重点区域,集中整治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停乱占等问题;聚焦村庄内外、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集中整治“三堆两垛”、焚烧秸秆等问题;聚焦主次干道、农用道路等重点区域,集中整治扬尘污染、绿化带杂草垃圾等问题……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小区杂物堆积20余处,清理小广告50余处,清运秸秆10余吨。
坚持长效导向,常态“大体检”。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的方式,聚焦市容市貌、生态环境、交通秩序、建筑工地、住宅小区等重点领域开展督导检查,通过现场办公、拍照督办、动态跟踪等对发现的问题实行“问题清单—责任到人—限时销号”的闭环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城乡环境监管并行、长治长清。
坚持预防导向,常态“治未病”。完善“全时全域全覆盖”环卫保洁、“深度机械化保洁”延伸到村、“门前三包”等长效管护机制,定人员、定职责、定地段、定时段,将整治经验转化为制度规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宣传等形式,利用大喇叭、公众号、微信群等途径,广泛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把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保持在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