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首《七律·长征》是毛主席在红军长征即将胜利的途中,满怀豪情写下的壮丽诗篇。
全诗56字,句句豪情,却也是字字泣血,再现了那条挽救民族危亡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一路上我们的红军战士击溃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跋山涉水历经艰难险阻,闯陕北、越岷山,会宁会师,最终凝聚成独属于中华民族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为践行长征精神,东沙河街道依托“滕言善语·东风化语”品牌,扎实开展理论宣讲,乘着党的二十大东风,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飞入寻常百姓家。
东风化雨,润物无声。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讲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物质的极大丰富,常让我们被看做是“软肩膀扛不起硬担子”的“00后”。
作为“00后”的老大姐,我想要站出来说:强国有我,请党放心!作为23级的选调生,是东沙河街道东沙河村的党支部书记助理,在一次理论宣讲活动中,我讲的主题也是长征。我讲飞渡泸定桥,那是一首凝固在大渡河上的英雄史诗。讲那22名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的红军战士,讲他们悬于铁链,匍匐着铺上桥板,讲他们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劲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我看到,凝望着我的孩子们眼中是点点星河,我问道“如果是你们,你们怕不怕”。孩子们腼腆的笑着说“不怕”。其实哪有不怕的,只不过在小小的他们心中也明白,那是好事,是正确的。点点星河闪耀的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长征精神内核。
“理响中国”,我锚定“新时代长征路”这个话题,内心也是惶惶不安的,人生阅历少得可怜,我的长征路,也才走了那么一点儿,我拿什么讲好“新时代长征精神”。但是想到孩子们的眼神,“老大姐”的我真的可以说点儿什么。
而今的青年们: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平凡,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普通,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英雄,那就对了。因为,今日之中国,不是那个国运沉沦的近代,不是硝烟弥漫的乱世,你我可以在平凡和私念中,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完成自己的小目标。因为我们知道当风雨来袭时,有人在我们身后撑起雨伞,当危险来临时,有人挡在我们身前挺身而出,这,就是这个时代送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今时今日,我们再苦也无需去经历爬雪山、过草地那些超越人类生存极限的苦难,但在面对人生工作的“雪山、草地”时,我们也必须永葆一股子肯拼搏、能奋斗的精神。
弘扬长征精神,当珍惜当下,不忘来时路。我们滕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承古纳今,在滕州这片热土上,我们要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扎根基层,在新长征路上,只要我们以伟大长征精神夯实理想信念之基,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知识武装头脑,让科学指导实践,不惧“娄山关”“腊子口”的天险,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