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柴胡店镇高效整合各类资源,以挖掘红色文化历史为根,以培育志愿服务队伍、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助力赋能乡村振兴为本,以旅游休闲、绿色发展、惠民服务等诸多内涵为魂,串珠成链、以点带面,依托“薛河梨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打造柴胡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真正让精神文明微光闪耀在和美乡村。
多元志愿服务,打造文明实践矩阵
围绕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整合现有站点,以“薛河梨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沙庄村、胡楼村、前大官庄村为核心,带动串联红色记忆馆、木工非遗展示馆、烈士陵园、未成年人保护之家等,串点成线推动展示带建设打造。聚焦全面提升建设水平,各点位不断延伸文明实践阵地触角,建9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配备志愿服务队员500余人,年内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文艺演出等活动200余场,让群众浸润在文明实践活动的海洋中。
深耕红色文化,突出文明实践特色
以展示带为主线,挖掘历史底蕴,擦亮文化品牌,凝聚起涵盖红色文化的磅礴力量。围绕红色文化挖掘,建设党性教育基地、“鲁南壮歌”红色记忆馆、双拥广场,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开展故事会、板凳会等形式多样的微宣讲活动,用红色文化滋养村民群众,让党的理论飞入千家万户。
增添融合动力,做好乡村振兴文章
坚持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融入平常、融入日常、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让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同频共振、融合推进,让精神文明建设既有美丽蝶变的“面子”,更有增强发展底气的“里子”。推动农业与科技融合,以智慧农业提效增产;促进文旅与乡村风貌融合,让乡村美景催生经济价值;加强人才与产业融合,给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多元融合汇聚强劲动力,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绘制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开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辉煌篇章。
下一步,柴胡店镇将继续把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作为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发挥文化底蕴和产业优势,推动各点位协作联动,让文明实践活动落地生根,形成有特色、有影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让文明实践发挥出更大成效。